经营管理
一年春做首,万事行为先。新年伊始,大佛寺矿坚持安全、效益两条主线,严控安全风险、严抓安全生产,扎实推动各项工作落实。1月份,该矿计划产量52万吨,完成56.6万吨;计划进尺950m,完成980m,圆满完成当月产量、进尺任务目标,实现首月开门红。
绷紧“责任链”,夯实安全基础防线。该矿持续深化现场安全管理,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与NOSA安健环管理体系深度融合,继续落实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和安全管理“十条硬措施”。常态化开展“人人考核过关、岗岗风险评估、干部包岗示范”活动、达标评判考核,不断完善职工应知应会清单,提升全员安全素质。紧密结合25类突出隐患问题,全面建立“三个清单”,扎实开展隐患大起底大整治。动态进行现场岗位风险评估,确保岗岗风险可控,严格落实干部包岗职责,堵塞管理漏洞,推进操作岗位规范化、技术岗位精准化、管理岗位自主化、工作质量实效化,保证了1月份安全生产平稳运行。
拉满“进度条”,正规有序组织生产。该矿聚焦稳产高效,强化装备利用、加强生产组织,稳妥应对采面变化,推动生产质效持续提升。加强工作面安装、初采、末采、撤除四个阶段管理,精心制定施工方案,实现“搬家换面不减产、矿井产量无波动”目标。持续开展“掘进革命”,发挥现有快掘装备作用,努力在高效率智能掘进上实现新突破。扎实开展机电运输各系统专项整治,严格落实“三制四查一流程”,强化工作面设备管理,加强设备维护保养,严格规范操作,发挥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作用,减少机电设备故障率,提高设备使用效率。
找准“增长点”,深挖内潜降本增效。该矿全面深化落实“四种经营理念”,加大各类费用管控力度,健全完善可控成本、生产成本、变动成本的“大成本”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煤质管理考核办法,加大原煤质量管理、洗煤管理、煤场管理、煤质检验等方面的管理力度,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的煤质监控检测、考核奖惩机制。狠抓煤质管理措施在现场的落实,严格控制层位,有效杜绝了矸石的采放,降低煤流中的含矸率。强化煤质全流程管控,从采煤工艺、转载、运输、洗选、仓储等多个环节进行改造管控,全面提升块煤产率,优化产品结构。同时,加大洗煤管理力度,提高煤炭质量,最大限度实现市场与现场“同频共振”,确保产销平衡。
击鼓催征稳驭舟,奋楫扬帆启新程。该矿将继续坚持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状态,强意识、控风险、抓履职,全方位加强安全管理,精准落实各项管控举措,誓夺首季“开门红”。(田文龙)
编辑:达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