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今年以来,面对煤炭市场低迷下行的严峻形势,彬长矿业孟村矿紧扣提质、降本、增效主线,坚持从细处“抠成本”,向实处“挖创益”,不断推动“四种经营理念”厚植于心、深耕于行,以真抓实干推动矿井质效稳步提升。
精打细算“抠成本” 深挖内潜增效益
“井下设备的管理、材料的调剂、煤质的管控与企业效益息息相关,都需要精细化的加持才能产生实效。”该矿董事长、总经理胡沛在2025年精细化管理推进会上强调。
精细化管理如何撬动降本增效?孟村矿交出了亮眼答卷。
从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到物资材料成本把控,再到工程质量验收标准,该矿创新“先动态、再静态,静态分步抓、动态持续抓”工作法,制定印发《精细化体系建设管理办法》,细化23条举措,通过严控时间节点、动态把控过程、月度监督考核,将精细化管理融入生产经营全过程,助推降本增效迈向更深层次、取得更实成效。
“自胶轮车‘交接班+检修’精细化管理实施以来,车辆突发故障率同比下降20%,计划性检修频次缩减10%,行车成本更是创下矿井历史新低。”谈及精细化管理带来的变化,该矿运输队负责人刘春虎深有感触地说。
节约即为效益,降本便是增收,孟村矿深谙此理,并把废旧物资回收复用作为年度重点工作来抓。
厚植发展根基 绘就质效双升新图景
利用班前会、周三学习等时间组织各单位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宣讲,引导干部职工勒紧裤腰带“过紧日子”,在修旧利废上勤动脑、多创新,大力挖掘闲置废旧物资的“含金量”,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再利用。
机电队拆解报废油缸并重新组合、改造,4台液压油缸“重获新生”,减少成本支出3万余元;巷修队创新“浸泡—解构—精修”再生工艺,让井下回收的600余枚旧螺栓实现“二次上岗”,节约采购成本2000余元;抽采队回收井下各类牌板并重新覆膜投用,减少牌板制作费用15万余元……
今年以来,该矿累计实施回收项目44项,修旧利废项目7项,共创造经济价值238万余元,在降低设备投入费用及废旧物资处置成本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职工设备维护技能,实现了经济效益与人才培养的双丰收。
创新驱动“挖创效” 技术赋能提效率
聚焦提质增效的源头,该矿以生产工艺优化、系统智能化改造等方式不断拓宽降本增效新路径。
403110工作面运输巷掘进至JF6n断层影响区域时,由部门协同提出长距离定向钻孔开分支探查煤层顶底板技术,可利用定向钻孔依次进行地质探查、孔中物探、掘前预抽等作业,真正实现了“一孔多用”,为掘进巷道顺利过断层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除此之外,该矿整合微震、地音、应力等在线监测系统,通过算法自动分析变化增量、提示故障设备,人工巡检频次同比降低30%;改造升级井下各排水点排水设施,水泵可根据水位变化自动启动和停止,做到“度”电皆省;利用MATLAB自主编写的钻孔施工指导程序,可一键导出三维图,有效提升了定向钻孔施工精度和效率……一项项行之有效的良策妙招在生产现场落地见效,矿井安全水平和生产效率同步提升。
降本节支,根植于心;提质增效,践之于行。下一步,孟村矿将以决战决胜的姿态,持续在优化管理上精益求精、降本节支上开拓创新、提质增效上深挖内潜,为矿井顺利实现达产达效目标注入不竭动力。(孙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