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信息
铁路运输是矿区煤矿生产链条的“大动脉”,岗位操作的标准化直接关系运输安全和效率。今年以来,铁运分公司通过“学、查、纠”三步走,推动岗位标准从“纸面”落到“地面”,让职工在“学”中提升业务技能,在“查”中检验学习成效,在“纠”中规范操作流程,筑牢铁路运输安全防线。
“学”标准,强化意识
近日,分公司工电车间开展岗位练兵活动,活动主题为通讯信号光缆接线。可别看这小小的接线,里边的门道可不少,“接续后必须使用OTDR对接续损耗进行测试检查,确保光纤损耗小于0.2dB,若衰耗过大可能造成信息无法正确传递,影响列车运行。”分公司电务技术员郭东轩边检查边讲解操作标准。
为更好地掌握各岗位标准执行情况,分公司创新“线上+线下”学习模式,开展比应知应会知识、比实操技能水平、比风险研判能力“三比”竞赛活动,充分发挥“铁运小课堂”及全员安全培训考试系统“两大平台”作用,全面激发“全员学标准”的主观能动性。截至目前,分公司已累计精心策划、组织实施4期“岗位练兵”活动,2期“铁运小课堂”吸引了车站车间200余人次参与其中,特别是“老带新”实操演练使新职工快速掌握机车连挂标准化流程,全面营造了岗位人员学标准、懂标准、用标准的良好氛围。
“查”问题,精准对标
“贾汪洋,你给我说一下,铁路线路标准轨矩是多少,误差范围是多大?”分公司工务专业技术员到站内进行日常巡查,对业务知识较为薄弱的职工进行重点抽查。
今年以来,分公司针对部分职工岗位标准掌握不透、操作流程不清楚、嫌麻烦“逃避”监督的行为,形成了基层自查、部门巡查、领导带队突击检查的分层次督导模式,常态化督促全员“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同时,分公司充分发挥青年安全监督岗作用,建立岗位标准监督小分队,根据岗员业务范围要求每次检查不少于2人/次,每月监督不少于8人/次,通过动态检查提高作业人员标准化执行水平。据统计,截至目前小分队深入作业地点24次,现场查标48人次,合格率达到85%。
“纠”偏差,闭环整改
“王怡晨,装车作业前设备自查内容有哪些?”分公司大佛寺小庄站班前会上,班组长按照《岗位作业流程卡》,要求职工对岗位标准、作业流程、安全风险等进行提问检查。
一直以来,分公司坚持“自主学习+班前提问”的方式,对职工岗位标准掌握情况进行自查自纠,将自查情况纳入日常量化考核内容,建立跟踪落实台账,按包保制度,由车站(间)管理干部、班组长跟踪落实,确保全员达标。同时,分公司各级管理干部结合“网格化”巡查,深入作业现场依据各岗位作业标准对当班作业人员的实际操作进行细致检查,针对抽查中发现的问题,检查人员现场给予指导并提出整改意见,要求相关人员立即整改,确保操作的每一个环节都符合标准规范。(雷霆)
编辑:达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