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信息
现在的小庄矿井下,巷道干净整洁,设备排列有序,沿途管线吊挂平直,牌板设置及各类标识规整醒目……目光所及,皆是亮直净美,处处焕发出勃勃生机。
今年以来,小庄矿紧紧围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新要求,积极探索建设新路径,持续优化井下作业环境,不断夯实安全生产根基,让标准化建设道路“标准建设有特点、特色打造有亮点”。
“多项赋能”把好标准作业“思想关”
“开动辅助设备,收到开车信号,确定提升方向……”近日,在小庄矿通风机房、提升机房、设备检修等重点岗位,职工手指口述,动作标准,声音洪亮。
“实操培训进区队”活动中,该矿鼓励职工相互探讨设备故障处理方法,分享经验,拓宽思路,营造了互学互鉴、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将“手指口述”安全确认与岗位标准作业流程有机结合,促使职工做到心想、眼看、手指、口述,形成安全识别、确认和操作的闭环流程。深化推进知识竞赛、班组长上讲台、“三基”建设推进会等活动,抓基层、夯基础,提升职工标准作业素养,夯实区队、班组标准管理基础,规范了职工现场作业行为,促使岗位标准作业流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增强了职工“上标准岗、干标准活”的意识,让标准作业成为现场管理的最靓“底色”。
此外,围绕“干一条巷道,创一个精品,树一面旗帜”的工作目标,强化职工标准意识,聚焦精准管理、规范操作、精细验收三个重点,确保每道工序、每个环节,工作标准都落实到位。并对照落实情况,评选优秀职工及末位职工,按照区队工资、资金分配方案规定进行奖励与处罚,真正把“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变成职工的自觉行动。
“不打招呼”拧紧现场管控“安全阀”
“我保证在以后的工作中,上标准岗,干标准活,让标准成为作业习惯。”这是“三违”人员对着镜头背诵保证书时常说的一句话。
该矿不断加大作业现场的安全管控力度,梳理各专业、各系统可能导致不安全行为的重点作业环节、人员、时段、项目,强化全过程监督管控。常态化采取不打招呼、不定时间、不定路线的方式,对职工作业标准、班组长现场安全管理监督、设备运转等情况进行突击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按照制度严格考核,并要求相关专业部门及时追踪复查,实现标准化建设检查整治常态化。对零星工程、零散岗位、分散作业人员进行重点管控,反复检查、密集盯防、防患未然。同时,在“三违”人员帮教期间,精细标准作业培训内容,采用“视频亮相+逐层过关”的模式,彻底杜绝减少操作工序、省略作业流程的现象,持续加强岗位作业标准化,助力安全生产。
“拥抱自然”打造精品工程“高颜值”
“井下标准化要怎么搞才能既有特色,又有亮点?”这个问题时常在该矿董事长、总经理王建辉脑子里打转,偶然机会他看到了职工的绘画作品,“有了,就把蓝天白云搬到井下去!”
经过一个多月的施工,等候硐室松针翠绿茂密、云朵洁白如雪、青山连绵起伏……一幅幅壁画层次分明、美轮美奂,让人如瞬间穿越进了大自然的怀抱,疲惫的身心瞬间找到了温暖的港湾,所有的压力与劳累随着这如诗如画的场景渐渐消散。
标准化建设不仅要安心,更要暖心。为了给职工营造更加舒适的休憩环境,该矿在各采掘工作面外建立了专门的职工休息室。走进宽敞明亮的休息室,红色地毯、防爆照明、热水机和热饭机等设施一应俱全,墙面张贴着职工家属的安全寄语和全家福,几株生机勃勃的绿植为休息室增添了一抹自然的色彩。同时,精心打造中央大巷精品运输路线,圆形轮廓标、反光防撞桶、反光立柱等安全警示标识成线成排、熠熠生辉,让矿井既有“颜值”更有“内涵”,实现以作业环境感染职工、引导职工,促进标准作业再上新台阶。(计忠荣)
编辑:达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