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信息
进入下半年以来,孟村矿锚定“强基固本年”目标任务,以安全宣教、隐患排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推动安全管理向纵深、现场和岗位延伸,为矿井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安全防线。
抓教育,踏稳“基础步”。
“凡是后五个月发生两次及以上较严重涉及‘三违’或严重涉及‘三违’的,将取消本年度内一切评优评奖资格。”在该矿近日举办的第七期“孟村大讲堂”上,安全部负责人对《关于切实强化后五个月安全管理的特别规定》文件进行了全员宣贯。
如何强化职工安全红线意识?该矿坚持把培训教育作为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将《特别规定》文件中三大项12条内容纳入班前会、集中学习、每月一考,并要求各单位利用“职工上台讲”“安全大讨论”等形式,深度剖析典型事故案例原因,用“安全账”给思想再警醒;借助技术比武活动契机,在提升全员业务水平基础上,大力开展安全思想教育,切实将安全规范融入日常作业流程,全力化解安全风险。同时,为确保培训“不走样、真落地”,该矿构建“区队周查、部门月查”闭环管理机制,对培训效果进行动态评估,真正让职工在“学、练、考”的循环中提升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抓排查,织密“防控网”。
“我们要深化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从安全风险分析、隐患排查整治、‘三违’行为管控三个维度精准发力,全力以赴做好安全生产工作。”该矿董事长、总经理胡沛在八月份安全办公会议上强调。
该矿以强化现场管理为抓手,紧盯重点安全、变化安全、动态安全,明确规定各级人员入井查找隐患的任务和目标,并纳入月度安全绩效考核,充分调动全员参与安全隐患排查的积极性;严格实施班组安全积分制,围绕“一通三防”、机电运输、冲击地压防治等关键领域,将“三违”发生率、隐患销号率、标准化达标率等指标量化评分,同步实施“班组隐患台账+群安员巡查”双轨制,搭建“人人有责、各负其责”的安全责任体系。此外,持续深化“生产+检修”班组联合监管机制,创新推行胶轮车“班冲班清”工作模式,精准排查泄漏、老化等隐患,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运输保障。
抓标准,打造“新样板”。
“锚杆外露丝露出螺母长度10-50mm,锚杆扭矩力必须达到400N/M……”在该矿综掘四队施工现场,班组长赵超超正在为班组成员进行标准化作业示范。
以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为核心,该矿坚持把“严”的要求贯穿始终,从排间距的毫米级控制,到锚杆(索)预留长度精准丈量,再到锚索预紧力的数值核验,真正让“零容忍”的工作态度渗透到每个班组、岗位;大力推行“自检+复核”双确认制度,当班作业人员对作业质量自检合格后,由下一班职工接力复核把关,相关数据与工件信息实时录入管理台账,推动工程质量从“达标”向“样板”迈进。
与此同时,聚焦岗位工种核心操作环节,该矿将“明确标准、规范行为、控制风险、保障安全”作为深化“双述”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分解细化“手指口述”关键流程,并组织技术骨干通过“现场演示+逐项拆解”的方式,对口述话术、手指指向、动作幅度进行演示,确保职工既“说得精准”又“指得规范”,推动安全行为从“被动遵守”向“主动践行”深度转变。(孙超)
编辑:达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