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信息

首页 > 安全管理 > 安全信息
小庄矿:四维联动破水患 匠心守护采面安
发布时间:2025-09-18 16:18:09     作者:郑博   浏览量:34   分享到:

今年以来,小庄矿以40307回采工作面水害防控为核心,创新构建“基础研判、工程治理、动态监测、责任保障”四维工作体系,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全方位筑牢防治水安全防线,推动工作面实现安全高效回采。

精准研判“绘蓝图” 把准水害防控“方向盘”

水害防控,科学研判是首要前提。该矿将水文地质分析作为防治水工作的“先手棋”,通过“动态写实+方案前置”双轨并行模式,为水害治理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与科学指引。

1 写实图_副本.jpg

在动态写实方面,该矿定期对40307回采工作面推采层位及水文地质情况开展精细化写实。运用高精度全站仪,详细记录工作面推采形态,精准绘制推采层位写实图与采空区底板写实图;结合工作面实际水文特征与现场观测数据,精准锁定水害风险点,明确防控重点区域与关键环节。

在方案制定上,超前编制《40307工作面后续防治水方案》,召开专题防治水工作会议,细化明确下一步各项防治水工程的实施步骤、技术标准与时间节点,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制定完善的应急处置预案,为工作面防治水工作夯实基础、把准方向。

靶向治理“除水患” 打出工程攻坚“组合拳”

针对工作面水害风险特点,该矿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关键薄弱环节,精准实施系列防治水工程,从源头切断水害隐患链条。

优化导水疏排系统,结合工作面积水分布特征,对区域集中泄水巷导水孔施工方案进行优化调整,科学计算并确定导水孔的位置、数量、孔径及施工角度,全程严格把控钻孔施工质量,确保导水孔精准抵达目标积水区域,实现积水高效疏排。强化巷道排水能力,针对性开展水沟升级改造工程,提前预埋导水花管,有效减少煤泥水冲刷积淤问题,大幅提升巷道排水效率。超前布局排水系统,根据工作面涌水预测数据,该矿在工作面及两顺槽等关键位置提前建设排水点,所有排水设施均采用“一用一备”配置模式,确保排水系统始终保持可靠运行状态。筑牢挡水防护屏障,在转载机尾等易积水区域,采用垒设挡水坝的方式,将采空区涌水精准引入导水花管,有效避免积水漫延,保障设备正常运转与人员作业安全。

动态监测不松懈 织密水情监控“防护网”

为实时掌握40307工作面水情变化,该矿建立“立体式、全时段”动态监测机制,织密织牢防治水安全防护网,确保水情异常早发现、早处置。

2水文监测_副本.png

在涌水监测方面,安排专职人员使用流量计,结合现场人工观测、摄像头远程监控等方式,对工作面涌水情况进行24小时动态跟踪;每日对观测数据进行汇总分析,一旦发现涌水量异常波动,立即组织技术人员分析原因,并迅速采取针对性应对措施。

在设备保障上,该矿实行“每班专人负责”制度,安排专业人员对排水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与检修,发现设备故障第一时间组织抢修,确保排水设备始终处于良好运行状态,杜绝因设备问题导致排水中断。

责任闭环“强保障” 凝聚协同作战“向心力”

该矿制定《40307工作面防治水措施落实责任清单》,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将防治水工作任务细化分解到部门、区队、班组及个人,确保责任无死角、全覆盖。

同时,强化监督考核机制,通过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等方式,对防治水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跟踪问效;对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推进不力的单位与个人,按照制度进行问责,以考核倒逼责任落地,凝聚起全员参与、协同作战的防治水合力。

下一步,该矿将系统总结40307工作面防治水成功经验,持续优化回采工作面防治水工作流程与技术方案,以更严标准、更实举措守护矿井安全生产,筑牢防治水安全屏障。(郑博)

 

编辑:达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