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育

首页 > 安全管理 > 案例教育
胡家河矿:“政策解读+智慧赋能”协同筑牢安全防线
发布时间:2025-08-27 14:42:55     作者:潘森   浏览量:108   分享到:

近期,胡家河矿以学习贯彻《煤矿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为契机,聚焦“政策理解到位、风险预警超前”两个目标,通过系统化政策解读强化全员安全意识,依托智能化升级提升监测预警能力,双向发力构建“人工+智能”安全防线,有效激发“四员两长”关键队伍的安全管理主动性,切实将法规要求转化为安全管理实效。

第一段.jpg

政策精准落地,责任层层压实

把握政策要求、吃透政策精神,是推动各项要求精准落地、压实安全生产责任的根本保障。

“各级人员要逐条掌握隐患判定标准,以‘文经我手无差错、事交我办请放心’的责任意识,将‘严、细、实’的作风贯穿安全管理全过程,坚决杜绝重大事故隐患滋生。”8月20日,在《煤矿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专题培训中,该矿董事长、总经理宋红立围绕标准条款解读、典型案例剖析、隐患排查要求等重点内容,采取“条款+实例”相结合的方式,系统解读了81种重大隐患情形,为学习人员构建起“标准认知-案例警示-实践应用”的完整知识体系,让抽象政策要求转化为可操作、可落地的工作指南。

此轮学习中,该矿重点突出“标准具象化、责任颗粒化”原则,紧扣《煤矿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81种判定情形,精确划分各层级在安全管理、隐患排查等工作中的职责范畴,进一步压实全员安全责任,做到标准要求与日常工作逐一对应、每项标准要求有专人负责、有措施跟进。同时,为防止学习“一阵风”现象,矿领导班子成员纷纷下沉包保区队(班组),借助班前(后)会、周三集中学习、三违分析会等载体,从风险点梳理、标准化操作、隐患排查整改多方面,组织宣讲10余场,覆盖职工800余人次,进一步推动标准要求从“会场”延伸至“现场”,从“管理层”传递至“操作层”。

第二段.png

智能监测预警,隐患无处藏身

聚焦“隐患早发现、早处置”目标,该矿以智能化建设为抓手,优化现有智能化系统,全面升级监测预警体系,为标准落地提供技术支撑。

“聚焦推进通风、掘进、地质保障等智能系统提升工作,持续跟踪系统运行管理……”为有效应对一通三防、冲击地压等重大风险,该矿完成403105运回顺、402101泄水巷的局部通风机智能化升级,实现了对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设备的数据实时感知和远程一键开停,井下通风系统远程监控覆盖率已提升至95%。彬长矿区首套受限作业空间在线监测系统投用以来,实现对高风险受限作业空间的智能化全覆盖监测,构建起集“动态监测-危险预警-过程管控”于一体的智能化监测体系……一系列智能设备、智慧系统的相继投入,从技术层面有效防范了冲击地压、瓦斯超限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此外,该矿计划邀请上级监察监管部门技术专家,到矿开展“视频查三违”专题培训,着力提升安检队伍整体素养和业务能力,进一步发挥监测预警系统在“三违行为精准识别、隐患风险超前管控、现场作业实时监督”方面的作用,推动全员安全防范意识从“被动接受” 向“主动践行”转变,助力矿井安全管理模式从“被动防控”向“主动预防”升级。

下一步,该矿将把《煤矿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纳入职工安全培训必修课程,通过现场提问、随机抽查等方式检验学习成效。同时,持续完善“智能预警+人工防控”双机制联动,全方位保障矿井安全生产,为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安全屏障。(潘森)

 

编辑:弯桂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