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建设

首页 > 生产经营 > 生产建设
孟村矿:精益求精找出“质”胜之道
发布时间:2025-04-11 15:48:37     作者:兰海成   浏览量:267   分享到:

4月9日,公司召开2025年一季度精品掘进工作面表彰会。由孟村矿综掘二队所施工的中央带式输送机大巷,荣获“精品掘进工作面”称号,该队队长徐建防获评“精品掘进领航队长”。标志着该矿先进的管理经验得到广泛认可。

自精品掘进工作面创建活动开展以来,该矿秉持“开工即达标,完工即精品”的理念,将精细化建设贯穿于生产全流程,确保新掘巷道“一次设计、一次支护、一次成巷、永不返修”。

图1_副本.jpg

高位引领,厚植精品工程根基。该矿严格落实“提单进、创精品”专项活动要求,成立以董事长、总经理为组长的包保领导小组。下设技术攻坚专班,统筹安全、生产等多部门力量,精密划分责任田,构建起一张“责任到岗、落实到人”的立体化管理网络,确保各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能落实。

面对中央带式输送机大巷复杂地质条件,该矿持续优化施工工艺,严格推行“14433”差异化动态支护体系,借助“锚网索喷+U型棚”复合支护技术,大幅提升了支护质量,有力保障了巷道的安全稳定。

施工全程严守“班组自查、验收员复查、跟班督查、分管反查”四级质量管控机制,精心打造全周期工程档案。将巷道成型、支护参数、设备完好率等20余项指标纳入考核体系,真正做到“进一米巷道、创一米精品”。同时,创新应用“6S”现场管理法和“两平六线”标准化作业流程,实现了材料码放“定置化”、管线吊挂“艺术化”、牌板悬挂“规范化”,打造出井下作业环境新标杆。

图2_副本.jpg

对标学习,主动取经拓宽思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该矿积极开展对标学习活动,通过学习行业先进、兄弟单位在巷道成型控制、设备标准化管理以及支护工艺优化等方面的具体举措,为自身精品工作面建设汲取宝贵养分,奠定坚实基础。

同时,该矿建立了全面对标管理体系,专业部门负责专业对标提升方案和优化措施的实施,开展内部对标计划;区队根据实际情况,以工艺创新、管理创新、标准化建设为出发点,选择对标单位;班组则落实各项改善提升措施,开展“对标竞赛”,积极转化对标成果,实现最小管理单元精准提升。

“我们借鉴先进经验,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工作流程进行了优化,使每一个环节都能更加顺畅、高效。在管线吊挂和材料摆放上,我们也学习到了其他区队在精细化管理方面的经验,使现场看起来更加整洁、有序。”该矿综掘二队队长徐建防说道。

在此基础上,针对巷道成型控制、设备标准化管理等共性问题,该矿现场开展“手把手”教学活动,累计培训技术骨干30余人。为推动经验转化,将“施工实名制”“质量终身制”等10余项制度固化为标准流程,并常态化开展。

图3_副本.jpg

精细管控,提升精品创建效能。该矿将精细化管理贯穿施工全周期,构建“流程可控、责任可溯、质量可测”的过程管控体系。在工序衔接上,实施“掘进—支护—验收”三工序联动机制,严守质量关卡,前一工序未达标准绝不转入下一环,确保每米巷道施工精度都符合高标准要求。

同时,现场管控突出“精严细实”作风,实行“区域承包责任制”,将施工区域精细划分为设备管理、材料码放、质量验收三大责任区,为每个责任区明确具体责任人与考核标准,营造出“人人扛指标、个个守标准”的浓厚管控氛围。每日开展“工序质量回头看”,通过视频监控复盘、实测数据比对,对超标准偏差问题及时整改,实现施工质量闭环管理,让“精品”创建之路步步坚实。

此外,该矿聚焦设备管理痛点,建立“一机一档案”全生命周期维护制度,全面落实“岗前点检、班中巡检、班后维保”三级保养体系,设备完好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为高效施工筑牢“硬件支撑”。

从理念扎根到实践创新,孟村矿凭借“四级质量管控”流程的严谨和“6S”现场标准的规范,以“匠心”打造精品,生动诠释了“掘进标杆”的内涵。下一步,该矿将持续深挖优化空间,不断改进工作流程,全方位提升管理效能,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兰海成)


编辑:达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