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

首页 > 文化建设 > 企业文化
高伟随笔: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看新时期党的纪律建设的实效性
发布时间:2025-01-06 15:35:58     作者:高伟   浏览量:263   分享到: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毛泽东在井冈山期间提出的红军的“第一军规”。

2021年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也正因此,我有机会参加了单位组织的红色教育,去了一趟井冈山,接受了一次革命历史的洗礼。在井冈山,我第一次比较系统、完整地了解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产生的历史背景,至今让我印象深刻。

1927年9月,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带领军队到井冈山创建革命根据地。由于军队成分复杂,有工人、农民、学生、俘虏、土匪等,经常不听指挥。还有的士兵来自旧军阀,存在严重的军阀习气,打骂士兵、欺负百姓、挖群众的红薯吃,军民关系一度十分紧张。毛泽东决心整顿军队,开展三湾改编,宣布军纪军规。先宣布了三项纪律:第一,行动听指挥;第二,不拿百姓一个红薯;第三,打土豪要归公。自此之后,挖红薯的现象没有了,但又出现新的问题:士兵借用百姓物品后不及时归还,也不搞卫生。对此,毛泽东又提出六个需要注意的问题:第一,上门板;第二,捆铺草;第三,说话要和气;第四,买卖要公平;第五,借东西要还;第六,损坏东西要赔。后来,又针对新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两条:一是宽待俘虏,二是进出要做宣传工作。至此,“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便固定下来,受到井冈山老百姓的欢迎。

在随后的革命战争年代,对“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又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将“不拿群众一个红薯”改为“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将“打土豪要归公”改为“一切缴获要归公”;将“上门板”“捆铺草”改为:“不打人骂人”“不损坏庄稼”等。从此,“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军纪成为我军战无不胜的力量源泉,奠定了军队纪律建设的基础,也对党的纪律建设影响深远。同时,对陕煤集团思创学院的校规校纪“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形成和发展也提供了借鉴。

在全面从严治党的今天,虽然在体系建设、制度建设、纪律建设、作风建设等方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制机制,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反腐败斗争中成效显著,但是我们依然十分有必要再重新回顾和总结“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历史经验,这对于我们进一步严肃党纪党规、转变作风,推动国有企业全面从严治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是我们在制定各类规范制度的时候,内容不在于多和全,而在于精简、精准,在于实用管用。比如,陕煤思创学院的校规校纪也被总结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三大纪律是政治纪律、学习纪律、生活纪律;八项注意是不饮酒、不谈论是非、不到机关串门、注重礼仪、爱护公物、厉行勤俭节约、提高保密意识、建立纯洁同学关系。短短几个字、大白话的语言,体现了大道至简,简单明了、通俗易懂、易于记忆。我们近年来在开展党的建设、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过程中,也出现过制定规章制度时,贪大求全,内容繁杂、条文繁多,没有重点,有些甚至语言拗口,让人难以理解、更难以记住。执行起来自然就大打折扣、没有效果了。

二是制度规定能不能被大家接受和自觉遵守,不在于文字华丽,不在于是否党政联合行文、盖了多少个印章,而在于能否和党员干部、职工群众的接受水平和利益诉求相吻合。人民军队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虽然语言朴素,却简单易懂地反映了人民军队为人民的道理,“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回答了人民军队为谁打仗的问题,不仅可以教育士兵,同样也教育了百姓。革命战争时期,军队士兵素质普遍很低,有些还是文盲,“上门板”“捆铺草”等纪律要求通俗易懂,便于理解和执行。因此,我们无论制定什么制度办法,必须考虑约束对象自身的实际情况,以便于制度规定的落实落地。

三是纪律规范、规章制度要想被大众及时理解、迅速接受,得到有效贯彻落实,还需要合适的、恰当的宣传教育。军队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被改编为歌曲,不仅在军队中传唱,在社会上也广为传唱。目前,我们在企业宣传工作中也有了一些好的做法,比如一些篇幅很长的制度条文、工作报告,通过一图读懂、微视频等方式进行宣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对我们开展纪律建设带来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和借鉴。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做好新时代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使命光荣、任务艰巨,更需要我们加强党的纪律建设,设计和制定一套行之有效、易于执行的纪律制度机制,推动形成风清气正、干部清正、企业清廉的良好政治生态。执纪者必先守纪,律人者必先律己。作为一名纪检干部,在党的纪律建设中更应该做到严守纪律、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带头示范,以自身正、自身硬、自身廉的良好形象赢得干部职工群众的信任,为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文家坡矿 高伟)

 

编辑:达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