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
金秋送爽,桂子飘香。城市街头的中秋灯笼串起暖黄的光,居民楼里飘出月饼的甜香与团圆的笑声,而在文家坡发电公司的厂区内,主控室的灯光比往常更亮,食堂窗口保温盒里的月饼还冒着热气,红底黄字的 “双节保供”横幅在风里轻轻晃——有一群人,将“回家吃团圆饭”的期盼折进工装口袋,把对祖国的祝福、对家人的牵挂,都融进了汽轮机的低鸣与仪表盘的微光里。这个国庆、中秋“双节”,文家坡发电公司“运行人”以岗为家,与责任并肩,在光与热的源头,点亮了独属于他们的“敬业福”。
走进厂房,汽轮机的沉稳低鸣裹着淡淡的机油香扑面而来,主控室里,仪表盘上的绿色数据灯像星星般闪烁,偶尔传来细微的“嘀”声,那是参数稳定的“心跳”。国庆期间,发电运行部集控四值的身影穿梭在设备间,他们的工装袖口沾着淡淡的煤尘,脚步却稳得像钉在地上——没有假期的悠闲,只有“舍小家、为大家”的朴素信念,将“国庆中秋我在岗”的承诺,化作每一次监盘的专注、每一次巡检的认真,融进“让万家灯火亮起来”的使命里。
“这是我在岗位上度过的第11个国庆了,中秋在岗也有8回。”值长王小楠的目光扫过一排排仪表,指尖在监控屏上轻轻划过,屏幕蓝光映着他眼底的细纹。他手里的巡检本已经翻得有些卷边,每页都记着密密麻麻的参数,关键处用红笔圈出,指尖磨出的老茧蹭过纸页时,带着常年与设备打交道的熟稔。每天清晨,他总比交接班时间早40分钟到岗,先翻完前一夜的运行记录,再对着流程图核对每个环节,连食堂送来的月饼都顾不上吃,只放在桌角。“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吃蛋黄月饼呀?”电话里女儿的声音软软的,王小楠握着手机笑了笑,声音放轻:“等爸爸把机器看好,让大家都亮亮堂堂地过节,就回去陪你补吃。”挂了电话,他又低头在记录本上写下“参数无异常”,字迹工整得像在兑现承诺。
对于22岁的青年员工赵万禧来说,这个双节是他职业生涯里特殊的“成人礼”——这是他第一次离开家乡,在岗位上过节。跟着李师傅穿梭在管廊时,头顶的防爆灯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管道外壁还带着运行后的余温,李师傅用手背轻轻贴了贴管道,又指了指压力表:“你看,指针稳在1.2MPa才正常,要是有点晃,就得查阀门是不是漏了。”赵万禧跟着蹲下来,笔记本上一笔一划地记,刚开始字迹还有些歪,记到第三页时已经工整了不少。巡检到锅炉区域时,他发现一处阀门的保温层有点松,刚想伸手碰,师傅连忙拦住:“先用测温枪量,别直接上手,安全第一。”那天晚上,他在朋友圈发了张主控室的照片,配文:“第一次在岗位上看月亮,师傅说,这灯光和万家灯火连在一起,就是最好的中秋景象。”
在这里,坚守从不是一句空口号。集控四值的班组会上,大家围着流程图讨论:“把锅炉送风比例再调0.5%,能多省点煤。”巡检时,他们带着手电筒,连设备底座的螺丝都要仔细看一遍,坚决不让设备“带病上岗”;应急演练时,2分钟内就能配齐防护装备,通讯对讲机里的指令清晰利落:“一组查汽包水位,二组备应急电源!”—— 他们优化操作细节,单日就能节约燃煤1.2吨,用实际行动擦亮“绿色发电” 的底色;他们24小时保持应急状态,就像为能源供应装上了“双保险”,再小的突发状况都能迅速化解。
月光爬上厂区的烟囱时,主控室里依旧热闹。王小楠给赵万禧递了块月饼,赵万禧咬了一口,甜香在嘴里散开。窗外,远处居民楼的灯光像一片星海,与主控室的仪表盘遥相呼应。这个双节,运行人把祝福藏进了监盘时专注的眼神里,藏进了调整参数时沉稳的指尖上,藏进了巡检路上坚定的脚步中。他们用责任守护光明,用奉献传递温暖,在平凡的岗位上,交出了一份满是“光与热”的双节答卷。(苏续尧)
编辑:达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