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
谋科技就是谋未来,抓创新就是抓发展。今年来,胡家河矿坚持科技兴企、科技兴安战略,紧扣“123775”科技创新工作思路,通过创新体系建设、创新技术提升及科技人才培养等方式,蓄势赋能新质生产力,为矿井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健全创新体系 积聚“热潮涌”
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主导作用,该矿按照“完善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推进成果转化、优化分配机制”工作思路,从科技创新、科研项目、科技资金、自主创新、科技人才、知识产权、科技文化七个方面进行强化管理,全面推进管理机构、资金、人才管理等方面工作,健全完善“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协同创新机制,形成体制先进、机制灵活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紧密围绕科研项目的论证、立项、实施、绩效评价、鉴定、考核、应用、奖励等环节,完善科研项目“揭榜挂帅”“挂图作战”机制及科研项目全流程管理办法。加大科技创新考核,严格按照相关制度进行考评,做到奖励公平公正,充分调动职工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
此外,坚持长期与中国矿大、西安科技、中煤科工集团等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引进行业前沿技术,研发适应矿井地质条件的新技术,让矿井生产更安全高效。
强化创新驱动 汇聚“动力源”
面对制约矿井高质量发展的技术难题与“瓶颈”,该矿围绕安全生产、节能减排、环保治理、系统升级改造、信息化建设等项目,扎实开展科技攻关“揭榜挂帅”,按照“筛选发榜-团队揭榜挂帅-项目过程考核-成果验收奖励”的工作机制和实施流程,全力推进“卡脖子”项目攻关,实现多元耦合灾害协同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大力实施数字技术与智能化建设深度融合,全面推进数据互联、信息互通、实时共享、智能判断、预警预测,更好地实现数智赋能、用数提效、以智增安,推动“数智胡家河”建设向全域拓展。
“今年以来,科研项目共计7项,已完成2项验收,5项正在开展,除延续项目外,其余项目争取年底前完成全部验收工作。”该矿科技主管梅洋洋谈到。
创新人才培养 点燃“智引擎”
人才是强企之基、发展之要、竞争之本,该矿积极践行“党建引领、人才驱动”科技人才培养、选拔、晋升办法,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导向,持续加大科研培训力度,充分借助职工实操培训中心、学历+技能“双提升”工程、技能大师工作室、技术比武、技能鉴定“六大载体”,构建“业务大培训、岗位大练兵、素质大提升”人才培养新体系,技能人才培养成果丰硕。修订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启动科技创新自主专项基金,提高科技创新工作奖励标准,定期奖励科技创新项目、科技创新人才,让科技创新人才有位子、有面子、有帽子、有票子,群众性创新在矿区蔚然成风。截至目前,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百余人,累计鉴定高级工及以下等级1238人次,荣获煤炭行业技能大师称号1人,技师及高级技师22人,具有技能等级的职工比例逐年提升。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该矿将持续强化科技支撑,深化创新引领,发挥创新优势,以科技创新催生新质生产力不竭动力,用实际行动为彬长集团打造复杂地质条件下世界一流煤炭企业贡献力量。(田磊)
编辑:达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