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信息

首页 > 工团园地 > 工会信息
大佛寺矿:深耕育人沃土 构筑人才高地
发布时间:2025-01-24 15:44:49     作者:周林 杨扬   浏览量:650   分享到:

2024年以来,大佛寺矿紧扣“培训赋能强素质,技能提升促发展”的思路,坚持真培实训、精培细训、喜培乐训,全力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为推动矿井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1_副本.jpg

多措并举,完善人才培养“新机制”。该矿紧扣企业发展需求,充分借助矿区职工培训中心、“5G+智慧矿山”培训基地、学历+技能“双提升”工程、技能大师工作室、技能大师在线学习平台、技能鉴定等“六大载体”,发挥高技术、高技能领军人才作用,统筹优化资源,激发创新动能。建立健全“能者上、庸者让、劣者汰”的选人用人机制,常态化开展轮岗交流,推行管理人员竞聘上岗,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打通技术与技能人才相互转化通道,畅通专业技术人才交流转换、学习实践的通道,将2名技师聘用到工程师岗位,1名职工获评煤炭行业技能大师。

2_副本.jpg

壮大培育,构筑竞技练兵“硬支撑”。该矿印发《职工素质提升考核实施方案》,因人施策、量身定制人才培养方案,全方位提升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制定《高技能人才队伍培养考核实施方案》,通过职称评审、技能等级认定等手段,推动职工向“高精尖”人才队伍进阶,帮助肯努力、想成才的职工快速成长。2024年累计取得大专及以上学历197人,占比达56.3%,取得高级工及以下技能等级280余人次,具有技能等级的职工比例逐年提升,现已达到78.6%。常态化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推动高技能人才成果落地生根,两名职工在第十六届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奖。

3_副本.jpg

积蓄动能,打造人才培育“蓄水池”。该矿坚持以岗位练兵授艺、重点技术攻关、“三小一练”创新为抓手,以煤炭行业技能大师为带头人,汇聚技术能手、技术标兵、技师、高级工等高技能人才力量,以强带弱、以老带新、结对帮扶,形成了“金字塔式”的人才培养和技能提升模式,发挥了“孵化池”和“助推器”作用。深入推进“三小一练”“五小”创新工作,全年征集上报“五小”创新成果139个,“三小一练”成果263个,65项受到公司奖励,4项创新项目荣获全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优秀职工技术创新成果,职工绝活“无轨胶轮车‘倒车穿针’”荣获陕西省第七届科技节职工绝招绝技绝活,连续两个季度获评公司“高质量职工创新成果优秀单位”。不断深化劳模创新创效工作,全年累计申请专利36项,其中实用新型专利32项,发明专利4项,新授权专利21个,发表论文22篇。

沃土育人才,如林茂叶繁。站在新的征程上,大佛寺矿将按照“关键岗位多储备,精雕细琢多培育”人才工作思路,持续强化人才自主培养,不断提升职工综合素质,锻造一支敬业奉献、技艺精湛、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为矿井高质量发展夯实人才基础。(周林 杨扬)

 

编辑:达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