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建设
今年以来,救援中心聚焦“建强基层、夯实基础”目标,以精准赋能为抓手,从思想引领、技能提升、机制完善等多方面发力,让班组建设这片“沃土”持续焕发生机,催生出一朵朵实战能力过硬、作风纪律严明的“先锋之花”。
思想赋能,筑牢“精神堡垒”。各中队将政治理论学习与矿山救援使命教育融入小队日常,通过“班前微课堂”“案例分享会”等形式,让“生命至上、科学救援”的救援理念深植每名指战员心中。针对年轻队员多、思想活跃的特点,各小队创新开展“老带新、师带徒、优带差”结对活动,老队员用亲身经历讲述救援故事、传承奉献精神,年轻队员在耳濡目染中强化责任担当。如今,“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已成为每个小队的行动自觉,思想上的“向心力”转化为抢险救灾时的“战斗力”。

技能赋能,锻造“救援尖兵”。各中队以“贴近实战、高于实战”为标准,为每个小队量身定制技能提升计划。每月实战化演练中,各小队模拟井下火灾、瓦斯爆炸等复杂险情,从灾区探查、气体检测、现场处置到伤员转运,每个环节都严格对标实战要求;每季度救援技能对抗赛聚焦仪器操作、综合体质、医疗急救等核心科目,以赛促练、以练促精,让队员在比拼中找差距、补短板。同时,利用VR模拟训练系统,让指战员在虚拟场景中练就过硬的实战水平,有效提升了应对复杂险情的处置能力。

机制赋能,激活“内生动力”。各中队建立了“小队自评、交叉互评、中队考评”的三维考核体系,将日常训练、标准化考核、安全管理等纳入考核范围,考核结果与评优评先挂钩,让“干好干坏不一样”成为常态。此外,还鼓励各小队自主创新,开展“金点子”案例征集,支持各小队在小改小革、管理方法、战术优化等方面大胆探索。今年以来,创新“呼吸器排水阀过滤装置”“变色硅胶加热还原法”“灾区电话推拉车”等项目12项,经实践检验后在全中心推广,提高了装备的稳定性,降低了装备耗材成本,实现了救援现场通信联络更便捷高效。
如今,走进救援中心,每个小队都像一个充满活力的“战斗单元”,训练场上,指战员们挥汗如雨、精益求精;学习室里,大家钻研业务、交流心得;救援现场,小队上下协同作战、无畏冲锋。在精准赋能的“滋养”下,班组建设的“沃土”正不断孕育出新的成果,为矿山安全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生命防线”。(张台)
编辑:达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