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生活

首页 > 文化建设 > 文艺生活
王莹随笔:“课题分离” 获得幸福的勇气
发布时间:2024-01-08 16:07:24     作者:王莹   浏览量:5903   分享到:

如果你曾陷入极度的自我内耗,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不敢拒绝他人的事情,那么不妨试着读一读日本作家岸见一郎与古贺史键的著作《被讨厌的勇气》,或许会从中体悟到新的自我。

《被讨厌的勇气》用“青年与哲人对话”这一故事形式,总结了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心理学三大巨头”的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思想,即阿德勒的勇气心理学。本书通过“青年”的一次次驳斥,映射出读者当下的困惑,而“哲人”的耐心解释,让我们逐渐掌握了看似复杂实则简单的人生道理。

我们很多人一生都在追求与自己和解的平衡,“鸡汤”收藏了一个又一个、自我肯定了一遍又一遍,仍难过好生活,明明很爱自己却又总徘徊于不值得被爱的漩涡当中,无法真正释怀,不明白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而阿德勒告诉我们,自卑感人人都有,自卑感本身并不是什么坏事,只要处理得当,自卑感也可以成为努力和成长的催化剂,这样的自卑感是没有问题的。所以,如何坦然地面对负面情绪,作为我们人生中的必考题,这位心理学家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解题思路-----课题分离。

“课题分离”具体来说,就是要学会识别人与人的边界,明白什么是“别人的课题”,什么是“自己的课题”。阿德勒认为,人的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我们要找到自由、幸福的状态,就必须处理好“工作”“交友”和“爱”这三大课题,而处理好这三大课题,则需要我们建立一套完整的自尊体系,在自尊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学会“课题分离”非常重要。

比方说,面对一个不努力学习的孩子,家长想尽一切办法让他学习:上辅导班、请家教、家法伺候……这个过程中,父母和孩子都非常痛苦。根据阿德勒的思想,学习是孩子的课题,不是家长的课题,家长对孩子课题的妄加干涉,导致烦恼重重。当然,阿德勒的思想也并不是放任主义,他认为家长的课题是“帮助孩子成才”。例如:在了解孩子做什么的基础上,对他进行保护,当孩子向自己求助时,对他提供支持和帮助。

阿德勒认为,只要做好“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能发生巨大改变。判断课题分离的方法就是考虑该课题带来的结果由谁来承担,一个人的课题,他人可以参与讨论,表达看法、建议,但无权干涉,而我们的生活中,通常存在着“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我的事就是你的事”的黏稠关系。

课题分离,本质上也是在区分我无法改变的和我能改变的。我无法改变的事情,不是我的课题,要表现出“岂能尽如人意”的雅量;而我能改变的那些事,是我的课题,则要做到“但求无愧我心”的担当。

我很喜欢书中的一句话:“请不要把人生理解为一条线,而是理解成点的连续。”是啊,走出来,躬身入局。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所有做过的事情就像一个一个的点,在合适的时候会连成线,人生是连续的刹那,这也是过好每一个当下、活在此时此刻的意义。

不着急赶路,慢慢前行,将沿途的风景尽收眼底,惊喜悄然而至,也不失为一种美好的体验。让我们学会“课题分离”,与自己和解,拥有“被讨厌的勇气”,也拥有“获得幸福的勇气”。精神内耗是一件极度消耗自我的事情,希望我们永远有面对自己和世界的勇气,永远充满自信。(王莹)

 

编辑:达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