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生活

首页 > 文化建设 > 文艺生活
党敏联随笔:母亲的端午香包
发布时间:2024-06-09 09:58:42     作者:党敏联   浏览量:5071   分享到:

“核桃树下精心缝,端午佳节绣女红。芳艾香囊身佩戴,避邪祛病祈安宁”。端午节佩戴香囊,是传统习俗之一。转眼,又是一年端午到,每每这个时候我便会想起记忆中母亲缝制的香包,大概也可称为“香囊”“荷包”,那时候,我们却都称为“布袋”,因为做香包,关中俗语也称为“促布袋”。一般都是端午节走亲戚给小孩送,或者给结婚头一年的媳妇送,以图个吉祥如意。

QQ图片20240609095716_副本.png

母亲促布袋的技艺是跟外婆学来的,外婆心灵手巧,做香包的手艺更是远近闻名,靠做香包挣些零花钱,所以,外婆常不缺零花钱。外婆的四个女儿中母亲排行老三,也唯有母亲一个学会了做香包。

母亲一般是端午节或者七夕节期间做香包,每次做香包时,母亲便从她陪嫁的黑色大木箱子里取出五彩斑斓的丝线、各种颜色的碎布、剪刀、针线等,盘腿坐在炕上。后来,因为老家兴镇作为烟花和花炮的出产地,慢慢的家里忙于做鞭炮,也就把这项老手艺放下了,至此做香包永远留在了我记忆深处。

名师出高徒,母亲做的香包和外婆的一样,精致玲珑,小巧可爱,用布也少,不像那时候集市上其他人做的那样看着笨拙粗劣。所以,母亲的香包很受大家欢迎,每每到市面上卖得也快,早早卖完就回家了。

香包是用碎布纯手工缝制的,用料是做衣服剩下的布头,里面充填些棉花,放少许香草(因为太贵,几乎闻不到),形状繁多,五颜六色,千姿万态,有娃娃、爱心、粽子、豌豆、玉米、荷花、桃子、柿子、猴子、小白兔、黑老鸭、蚂蚱、白蚕等。母亲手工制作的娃娃那叫一绝,活灵活现,活泼可爱,憨态可掬,小动物们也是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水果鲜艳明亮,垂涎欲滴,寓意着人们祈求多子多福、花好月圆、平安健康以及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每个香包缝制好后上面吊一根丝线,头上再戴个小樱子,下面掉些各种色线的穗子,然后挂在一根短短的小竹竿上,摆成一排,每排大概十个,再用报纸一层一层分开包装,主要是防止线被缠到一起,不易分开,影响售卖。母亲做的香包和现在市面上的不太一样,亲切质朴不花里胡哨,只可惜当时没能留下照片。

QQ图片20240609095710_副本.png

娃娃香包做工更为复杂一些,也好看抢手,一个市场价当时能卖两毛五分钱,其他造型一个一毛五分到两毛不等。卖香包主要是在兴镇或荆姚两个镇子逢过集市时。一般母亲到了市场后,已经有几家都在那里卖了,都是一杆一杆的将一头别在集市旁边的墙缝里,花花绿绿甚是好看。她们大多都是些年长的人,多和外婆一般年龄,没有像我母亲那样年轻的。令我记忆深刻的一次是,母亲带着我去荆姚镇集市,荆姚镇离家要远一些,大概有二十多里路,路上有一个塬要翻过去,坡度很大,骑自行车根本上不去,只能推着艰难的翻过去,母亲用自行车带着我一路上坡,当时感觉好远、好累。历经千辛万苦我们到了集市,刚扎好营、摆好摊,就遇上警察(应该是现在的城管)来赶,母亲见状,慌忙收拾好货品,迅速带我回家了。我小时候只要看见穿制服的,就认为很厉害,怕警察抓人,根本无暇顾及卖不卖香包了。

其实,当年卖香包挣来的钱,还是给当时经济拮据的家庭解决了不少燃眉之急,比如买油盐酱醋,给我们买铅笔、作业本、背心、凉鞋以及走亲戚需要送人的点心等,我的父母都是比较爱面子的人,自己在家受穷,出门总还是想把孩子们打扮得漂亮些,走亲戚送些像样的礼品。

有人说,人开始喜欢回忆的时候便是开始老了,其实我对此不敢苟同,回忆不分早晚,我很早前就开始回忆了,没有回忆怎能致敬已逝的经典与美好。其实历史就是一种升华的回忆,前人种地后人收,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人类文明史是世界瑰宝,《史记》《资治通鉴》等都是历史记忆的瑰宝,中华民族始终屹立于世界东方,就是因为尊重历史,以史为鉴,才让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令人欣慰的是,香包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母亲用她勤劳灵巧的双手传承了这份宝贵的文化财富,这种民间的精湛艺术蕴含着华夏古老文明博大、雄奇、精益的民族魂魄,也让劳动人民淳朴、健康、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熠熠生辉。

 

编辑:达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