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生活
刘磊是运输队一名年轻的胶轮车司机,大伙都叫他“点子王”,因为他总有各种新奇想法来解决工作里的难题。今年以来,面对严峻的成本管控压力,区队号召大家一起想办法降本增效,刘磊一听,眼睛就亮了,心里琢磨着:“我得为队里出份力。”
有一天,在车辆运行时,刘磊注意到车辆油耗比平常高了不少。他立刻把车停到一边,仔细检查起来。
“奇怪,车子看着没啥毛病啊。”刘磊皱着眉头,围着车转了好几圈,嘴里还嘟囔着。突然,他一拍脑门:“会不会是轮胎气压的问题?”他赶紧拿出胎压表一测,果然,轮胎气压偏低。刘磊马上给轮胎充好气,重新驾车入井。这一趟跑下来,他惊喜地发现,油耗明显降下去了。
下班回到区队,刘磊把这个发现告诉了值班队干:“李队长,我觉得咱们可以定期检查轮胎气压,气压足了,车子跑起来更轻松,油耗也能降不少,这可是个省钱的好办法。”
李队长听了,连连点头:“小刘,你这主意不错,就按你说的办!”
从那以后,运输队把定期检查胎压纳入了日常工作流程。一个月下来,油脂消耗降低了不少,大伙都对刘磊竖起了大拇指。但刘磊并没有满足于此,他又把目光投向了车辆的维修保养。
有一次,26号工程车的发动机出了故障,检修工老袁说需要更换配件。刘磊得知后,心想:“这个配件真的非换不可吗?能不能修修再用呢?”于是,他找到老袁,和他一起研究起了发动机。两人捣鼓了大半天,终于发现故障并不是配件损坏,只是凸轮轴传感器线路接触不良。
“老袁,你看,就是这个小问题,根本不用换配件,修修就行,这下能省不少钱呢!”刘磊高兴地说。
“小刘,多亏你细心,不然可就花冤枉钱了!”检修工老袁也对刘磊的细心和钻研精神佩服不已。
这件事让刘磊意识到,很多时候,车辆故障并不一定需要更换新配件,通过仔细检查和维修,很多旧配件都能继续使用,于是,他向区队建议成立一个维修小组,专门负责车辆的日常维护和小故障维修,尽量减少新配件的更换。区队采纳了他的建议,维修小组很快就成立了起来。
在刘磊和维修小组的努力下,胶轮车的维修成本大幅降低。不仅如此,刘磊还经常组织大家一起学习车辆保养知识,分享自己的节油经验。在他的带动下,区队形成了一股降本增效的热潮,司机们都积极主动地为降低成本出谋划策。
2月份,运输队的生产成本总体降低了10%,效率却提高了15%,刘磊也被评为区队“降本增效之星”。这一刻,刘磊心里充满了自豪,他知道,自己的努力不仅为区队节省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也为矿井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大佛寺矿 沈渊博)
编辑:达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