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生活
国庆的凌晨,城市还裹着国庆假期的静谧酣眠,电厂集控室的灯光已率先刺破晨雾,像点点星辰落在工业厂房深处。我提前半小时换上工装,衣摆掠过工具柜时带起轻微声响,便快步走向巡检路线——先核对了汽轮机润滑油箱油位,又检查了各阀门状态,确认现场无异常后,才走进集控室交接。
指尖抚过交接班记录本,“国庆值班”的字迹在灯光下格外清晰,一股沉甸甸的责任瞬间漫上心头:这一天,街头会飘着国旗,家里会围坐欢庆,而我们的坚守,正是千万家灯火长明的底气。
走进集控室,节日的喧嚣被这里高度紧绷的工作氛围取代。巨大的DCS屏幕占据了整面墙,密密麻麻的参数如同机组的“心电图”,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床温、床压,主蒸汽的温度、压力,还有实时跳动的负荷曲线……每一个数字的细微波动,都像牵动神经的弦。值班员的目光牢牢锁在监控屏上,手指偶尔在操作台上轻点,声音平静得听不出丝毫躁动:“主汽压力18MPa,床温860℃,一切正常。”说着便拿起对讲机,与现场巡检确认设备状况,“A汽动给水泵径向轴承温度53℃,振动值0.02mm,无异常”——两句简单的对话,是集控室与现场最默契的呼应。对我们而言,节日从不是松懈的理由,反而意味着更高的保电标准,要盯着每一次负荷波动,扛住每一分钟的责任,拿出比平日更专注、更精细的态度。
集控室的“舞台”不足百平方米,却连着城市的千家万户。当外面的街道亮起彩灯,当居民楼里传出欢笑,我们在这里紧盯屏幕、记录数据,用无声的坚守,诠释着最朴素的职责——别人欢庆时,我们站好岗;万家灯火时,我们守好“源”。
若说集控室是“指挥中枢”,那生产现场便是“前沿阵地”。离开屏幕前的坚守,巡检人员头戴安全帽,肩挎巡检包,在机器轰鸣中穿行:巨大的锅炉旁,我们用手电筒照亮每一道法兰接口,排查是否有渗漏;轰鸣的汽轮机前,我们将听针贴在轴承端盖,细辨设备的“心跳”是否平稳;错综复杂的管道间,我们举着测温仪、测振仪,逐点记录关键部件的温度与振动值。
交接班的时间临近,值长在运行日志上郑重写下最后一组数据:“机组负荷稳定,各系统运行正常,无异常报警”。这个国庆,我们虽无假日闲暇,也无烟花绚烂,却用每一次精准的操控、每一遍细致的巡检,守护着电网的平稳运行,点亮了千家万户的璀璨灯火。这灯火,是我们最闪亮的节日勋章;这份坚守,正是电厂运行人对祖国、对人民最真挚的承诺。(纪宵宇)
编辑:弯桂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