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基层动态
小庄矿:地面井下联动协同 科技赋能精准治灾
发布时间:2022-08-09 16:31:24     作者:计忠荣 贾增林   浏览量:16335   分享到:

近日,小庄矿引进了ARP2018 P/E型地面微震监测系统,与井下ARAMIS M/E微震监测系统相结合,实现联合监测。利用地面L型水平井和井下超长孔水力压裂技术,全力构造“地面+井下”立体防冲新模式。

近年来,随着矿井采区产能释放,坚硬顶板下采空面积的不断增大,以及大功率、长远距、智能化采煤装备的应用,推采速度、开采强度不断增大,冲击地压已成为制约该矿高质量发展的典型动力灾害之一。为此,该矿在思想指导、设计布局、管理创新、科技赋能等方面频频发力,促进防冲模式蝶变升级。

IMG_20220727_155955.jpg

坚定思想,全力攻坚。面对冲击地压防治这道世界难题,该矿牢固树立“可防、可控、可治”的冲击地压防治理念,以强化思想指导为首要切入点,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冲击地压防治相关政策方针、规程、细则和治理措施等内容,提高干部职工思想认知水平,坚定通过采取有力措施可以防范遏制冲击地压事故的信心,指导各项冲击地压监测和防治措施的有效落实。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源头治理、完善措施,切实做好灾害防治。

合理设计,统筹布局。该矿针对水、火、瓦斯、冲击地压等灾害并行、相互耦合、治理难度大的实际情况,以开展冲击地压防治新技术、新方法研究与应用为落脚点,统筹兼顾,采取“一区一面、交替开采”的总战略,优化工作面采掘顺序、巷道布置、巷道二次扰动、煤柱合理留设、加宽工作面长度和控制采掘速度等设计,从矿井布局上为冲击地压防治创造良好的大环境。然后,从监测监控预警办法和灾害治理的具体措施着手,制定适合矿井、有针对性的防冲治理方案及措施,降低防冲成本、提高防冲效果。

精细管理,明确责任。该矿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练什么”的原则,分“三条主线”抓好防冲管理。一是不断完善防冲组织机构和队伍建设,将组织机构和人才队伍紧密融合,缔造敢打敢拼、独当一面的防冲队伍。二是规范各监测系统和设备的操作、维护,将监测和维护两个工种深度融合、相互协调配合,提高系统完好率。三是打造“11346”特色现场管理,即各类防冲钻孔施工“一孔一视频、一孔一工程”;限员规定实进人数、登记人数、管理牌板信息人数“三对照”;工程管理视频、记录、台账和验收“四统一”;防冲区域内物料和设备捆绑、限员管理、个体防护、超前支护、压风自救系统、防冲监测设备“六完好”。各类钻孔挂牌管理,落实责任到人,加大考核力度,确保动态验收和月末验收预期达标。

L型水平井水力压裂现场2022.7.27.jpg

智能防冲,精准治灾。该矿在微震、应力、地音等监测系统的基础上,构建多参量、多尺度的综合监测预警云平台,将现实地理、井巷矿图、地质资料、生产信息、防冲治理等集于一体,并不断升级和引进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新材料,持续筑牢防冲监测体系。利用地面L型水平井和井下超长孔水力压裂进行“地面+井下”分段压裂施工,在一定程度上能确保工作面上覆坚硬顶板的整体弱化改造,促进顶板及时垮落,减小工作面中部周期来压步距、来压强度,从而降低工作面回采期间坚硬顶板可能带来的冲击风险。同时,利用科技积极探索冲击地压与其它灾害的矛盾点和共通点,努力寻求协同防治的方法,以达到综合施策、联防联治的效果。

下一步,该矿将持续落实“战略防冲先行、支护卸压并重、预警防护支撑、严格管理保障”的防冲方针。进一步规范矿井冲击地压技术管理、精细开拓布局,强化责任追究、提升预警水平,狠抓现场施工、优化卸压工艺,持续支护研究、提高巷道抗冲能力等,从区域防范、预测预报、局部解危及安全防护等方面做好冲击地压的预防和治理,保障矿井安全高效生产。(计忠荣  贾增林)

编辑:徐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