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基层动态
杨玉成:精打细算夯基垒台 破茧成蝶筑梦远航
发布时间:2025-05-22 11:56:48     作者:杨玉成   浏览量:68   分享到:

编者按: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是战略性、方向性、引领性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四种经营理念”作为集团“奋进者”文化体系的核心理念,其提出与践行,反映了集团20余年来发展实践的深厚积淀,深化了对经营管理的规律性认识,顺应了应对煤炭经济下行的现实需要。

为推动“四种经营理念”走深走实,贯穿在各单位、各部门、各区队、各车间、各班组工作开展的全过程、各环节,按照集团有关要求,公司拟在4月至10月,分阶段、分主题组织开展“四种经营理念”大讨论活动,旨在带动公司上下坚持问题导向、过程导向、结果导向,务实创新、实干担当,以思想破冰引领行动突围、以战略定力应对市场变量、以行动落实促进提质增效,奋力书写彬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即日起,公司网站、微信公众号开设“‘四种经营理念’大家谈”专栏,陆续刊发公司两级领导班子成员、各部门负责人等干部职工践行“四种经营理念”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效,充分展现公司各条战线干部职工立足岗位取得的新成果、新收获,大力营造“争做四个示范,创建一流企业”的浓厚氛围。


精打细算夯基垒台 破茧成蝶筑梦远航

胡家河矿党委书记 杨玉成

陕煤集团三届四次职代会暨2025年工作会提出,要深化“四种经营理念”。我始终认为,“紧日子”不是苦熬度日的无奈退守,而是刀刃向内的自我革新;“好日子”不是坐享其成的守旧狂欢,而是精耕细作的价值创造。下面,我以“用‘紧日子’过‘好日子’”为主题,从当前形势分析、存在不足、改进措施及如何通过精打细算过上“好日子”等方面谈三点意见。

一、观云识天定鸿略,在“危”与“机”的交织中锚定“紧日子”坐标

当前,煤炭行业面临产能结构性过剩、环保政策持续加压、智能化转型需求迫切的多重挑战。从外部看,全国煤炭产能释放加速,市场竞争加剧,叠加“双碳”目标倒逼,传统开采模式亟待突破;从内部看,胡家河矿作为高瓦斯、强冲击地压矿井,灾害治理成本高、智能化系统运维压力大、设备老化问题凸显。今年一季度,尽管矿井原煤产量完成率、掘进进尺完成率实现“开门红”,但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矿井创建的背后,是每月大额资金的灾害治理投入及设备检修成本的现实压力。

在此背景下,树立“紧日子”意识是应对行业变革的必然选择。正如陕煤集团强调的“过好紧日子,才能换来好日子”,我们必须以“资源无浪费、投入必有效”为导向,将有限的资金、设备、人力聚焦到保安全、提效率、促转型的关键领域。例如,智能充电桩扩容、员工健康在线监测系统及受限空间安全监测系统等项目,既回应了职工绿色出行需求,又提升了矿井安全防护能力,正是以“紧日子”思维撬动“好日子”的生动实践。

二、溯源探本觅症结,在纤毫真章间校准问题靶心

对照“紧日子”要求,当前矿井在资源利用、成本控制、管理效能等方面仍存在突出问题:

一是设备资源盘活不充分。截至2025年3月,工业厂区及周边场地机电闲置类物资达152项,其中待处置设备142项,部分设备因分类管理不到位,长期露天存放导致锈蚀损坏。

二是成本管控存在漏洞。供电系统管理暴露操作人员应急处置不及时问题,今年3月主通风机倒机操作超时引发停风事故,直接损失超50万元;采掘设备预防性检修不到位,401110工作面一季度因设备故障影响生产12小时,同比增加4小时。此外,修旧利废创效虽完成434.88万元,但仅占年度计划的27.3%,废旧物资价值挖掘仍有较大空间。

三是智能化系统效能未完全释放。信息化、智能化系统常态化运行效果提升不显著,如各平台仍依靠考核登录次数督促应用、系统关键参数在线监测率未达到考核标准等现象依然存在;智能化系统常态化运行牵头考核力度不够,仍存在个别系统常态化运行效果不好。如:局扇集控系统、打钻视频监控系统、主煤流运输系统、智能综采工作面等运行效果不佳。

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紧日子”理念尚未完全融入生产经营全链条,部分干部职工仍存在“重投入、轻效益”“重生产、轻管理”的惯性思维,缺乏对资源精细化管理的系统谋划和刚性执行。

三、破立生辉开新象,从新旧变局里蹚出增效蹊径

破解发展瓶颈,必须坚持“向管理要效益、向创新要动力”,以“紧”的举措夯实基础,以“好”的目标引领发展。

(一)以资产盘活为抓手,激活资源利用“一池春水”

深化闲置物资“分类管理、动态盘活”机制,按照“能用则用、能修则修、能售则售”原则,对152项机电闲置类设备实施“一户一档”管理。例如,针对存放在黄泥灌浆站的84项设备,计划5月底前完成与文家坡矿的振动筛式固液分离机等设备调剂,预计盘活资金25.8万元;对33项待报废设备,通过拆解电机、齿轮等配件,预计可回收价值60万元。同时,加快设备配件库硬化、电缆库整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常态化盘活工作提供硬件支撑。

(二)以成本管控为核心,筑牢精细管理“防火墙”

实施“全流程成本攻坚”行动,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供电系统提质。开展电气设备春安春检春试专项活动,完成中央二部带式输送机高压开关保护升级,6月下旬实现井下所有配电点电力集控全覆盖,通过远程监控减少人工巡检成本30%。针对主通风机倒机问题,优化操作流程,将倒机间隔时间从“同日倒机”调整为“隔日倒机”,并增加故障应急处置培训,确保倒机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内。

二是设备检修增效。推行“点检+强制检修”双机制,对综掘机、提升机等关键设备建立“生命周期管理台账”,按使用周期强制更换易损件。例如,402104工作面设备安装期间,提前对60架防冲支架进行工况评估,避免启封后因设备故障影响生产;二季度对85辆胶轮车实施“每周2辆”标准化亮化检修,降低故障率15%。

三是修旧利废扩面。将修旧范围从机电设备延伸至管路、支护材料等领域,一季度通过更换中央胶带大巷锈蚀托架134个、修复液压站胶管200米,节约成本80万元;新增待报废胶轮车配件拆除项目,预计再创造效益50万元。

(三)以智能化建设为引擎,打造转型发展“新动能”

坚持“实用、高效、安全”原则,推动智能化系统从“建起来”向“用起来”跃升:

一是加速系统融合。完成智能快掘系统升级改造,实现EBH300M-2H掘锚机远程集控数据接入;开展人员定位、应急广播系统专项整治,将信号覆盖率从85%提升至98%。

二是深化“四化”应用。依托彬长公司“111658”智慧矿区架构,建设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监测系统,对管沟、水井等区域的气体、温度实时监测;推进402104工作面智能化开采,通过电液控系统精准控制支架动作,将顶煤回收率提升至88%以上。

三是强化人才支撑。针对电控系统维护人才短缺问题,邀请立井提升电控厂家、CST技术人员到矿开展专项培训,二季度计划举办3期实操培训班,培养一批“一专多能”技术骨干;同时,建立“技术比武+师带徒”激励机制,对在智能化系统运维中表现突出的职工给予岗位晋升倾斜。

(四)以全员参与为基础,培育节支降耗“新生态”

“紧日子”过出“好日子”,离不开全体职工的共同参与。通过内部宣传栏、工作群等载体,常态化宣传闲置资产盘活、修旧利废等典型案例,如一季度机电管理部通过修复移动变电站保护装置节约资金20万元,综掘一队利用废旧皮带制作防尘帘降低材料成本5万元,以身边事激发全员“主人翁”意识。同时,将节支指标纳入区队绩效考核,对超额完成盘活任务的单位给予人均200元奖励,对浪费行为实行“一票否决”,形成“人人算细账、处处讲效益”的浓厚氛围。

“紧日子”是国有煤矿企业应对行业变革的“生存之战”,“好日子”是我们践行“国之大者”的“发展之责”。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我们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紧”的举措抓在日常——全年计划盘活闲置资产超百万元、修旧利废创效千万元;把“好”的目标落在实处——确保402104工作面达产达效、二号风井年底前投运、智能化系统常态化运行率达95%以上,努力实现安全更有保障、效益更可持续、职工更有获得感。

站在新的历史坐标上,我将始终牢记使命,勇立时代潮头,以精打细算的作风夯筑发展基石,以破茧成蝶的自信筑梦新程,以实干担当汇聚磅礴力量,以奋进的姿态为推动陕煤集团驶向高质量发展的星辰大海扬起风帆、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