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建设

首页 > 工团园地 > 班组建设
胡家河矿:激活班组“最小单元” 释放管理“最大效能”
发布时间:2025-09-18 14:45:03     作者:田磊   浏览量:57   分享到:

班组是矿井生产经营的“神经末梢”,更是安全生产的“前沿哨所”与“第一道防线”。今年以来,胡家河矿紧扣安全生产核心目标,将班组建设作为“固本强基、提质增效”的关键抓手,聚焦安全意识提升、生产效能优化与经营成本管控,让班组“小阵地”迸发“大能量”,为矿井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筑牢坚实根基。

图一_副本.jpg

筑牢班组“思想防线” 拧紧生产“安全阀”

该矿始终将安全教育摆在班组建设的首要位置,聚焦“人、机、物、环、管”五大核心要素,全面推行“全员参与、全域覆盖、全程跟踪”的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广泛开展“查找身边隐患、堵塞安全漏洞”专项活动,狠反“三违”,精准施策整治“安全顽疾”,让各类“三违”行为无所遁形。常态化开展“筑基础、提素质、正激励”、关键岗位人员双述竞赛以及岗位作业流程人人考核、人人过关等活动,实行作业区域视频全覆盖,不断规范职工操作,行为类违章同比下降16.7%,安全管控成效显著。

此外,该矿细化设备包机管理责任,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考核,深化细化“班组成员互监互督、互帮互保”机制,将个人安全表现与班组整体绩效、个人薪酬待遇深度挂钩,倒逼职工自觉按章操作,推动班组成员形成“自保、互保、联保”的安全共同体,确保各项工作安全可控、能控、在控。

图二_副本.jpg

打造班组“智慧引擎” 破解生产“卡脖子”

为激活班组创新活力,该矿积极搭建“全员创新、岗位创效”平台,不断完善“五小创新”上报、评审、转化全流程机制,鼓励各班组立足岗位实际,围绕生产过程中的难点、堵点、痛点开展技术攻关,让创新智慧在一线“开花结果”。

针对油脂运输损耗问题,运输队自主设计并应用“多功能油桶固定装置”,每年可节约油脂损耗费用达12万元;面对接头法兰密封爆裂可能导致的高压液喷射伤人风险,综采队通过精准测量、定制化加工铁质防护罩,使其与接头法兰完美贴合,防护面积扩大3倍以上,防护强度较传统方式提升200%,彻底消除安全隐患。截至目前,该矿累计收集全员创新成果80余项,评审出优秀成果32项,共计奖励约30万元,其中《风暴助力架发明与应用》荣获陕西省企业“三新三小”创新竞赛优胜奖,有效破解生产难题,更为矿井高效生产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范式。

图三_副本.jpg

激活班组“成本细胞” 打造提质“主力军”

生锈的U型钢经调直机精准碾压后,重新变得棱角分明、可再次投入使用;闲置的旧皮带经过裁剪、加工,成为井下实用的挡煤皮子……这一幕幕“变废为宝”的场景,正是该矿激活班组成本管控活力的生动写照。

为将成本管控责任精准压实至班组“最小单元”,该矿建立健全物资回收与修复利用长效机制,创新推行“班组成本核算精细化管理”模式,引导全员树立“降本就是增效、节约就是盈利”的理念,将材料消耗、设备维修、能耗控制等成本指标细化分解到各个班组,实行“月度考核、节奖超罚、动态调整”机制,切实把成本压力传递到班组、落实到个人,有效增强了职工的节约意识与成本意识。综掘三队检修班自主完成EBZ-260综掘机维修保养,累计节省维修费用160余万元,让班组成为矿井提质增效中最前沿、最活跃、最具战斗力的“效益单元”。(田磊)

 

编辑:达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