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生活

首页 > 文化建设 > 文艺生活
“降本增效”小故事:油桶里的算盘声
发布时间:2025-04-16 08:37:53     作者:李俊   浏览量:252   分享到:

“小张,二月份材料费又超支了。”车间经理叹息着说。小张攥着刚领的机油领料单,望着墙上“降本增效标兵榜”空荡荡的空白处,耳边响起车间核算员的警告,每升机油成本又涨了几毛钱,车间预算又吃紧了。

工具箱突然被拉开,赵主管佝偻着背出现在晨光里。这个干了二十年的老工人从兜里掏出皱巴巴的记录本,封皮上密密麻麻贴着各色标签。“你算算。”他翻开内页,泛黄的纸页上画着奇怪的几何图形,“每个油桶残留500毫升,二十个桶就是十升,够保养一台车。”

小张凑近细看,发现本子里夹着不同角度的油桶示意图,有的平放,有的斜插着。“这是您上周做的残油收集实验?”他想起昨天赵主管蹲在废料区测油量的身影。老赵掏出计算器,按键声在安静的车间格外清脆,“按每年保养二百台车计算,能省下一百升机油,折合成本……”

话音未落,车间忽然响起急促的脚步声,物料员小刘举着报表冲进来,“赵哥!三月份机油消耗量比上月少了十五升!”众人围拢过来,看着表格上跳动的数字,有人倒吸一口凉气。赵主管嘴角扬起涟漪般的笑纹,镜片后的眼睛眯成两道月牙。

起初工人们嫌麻烦,油桶里的残油都被忽视了,跟随油桶一起被处理掉了。“多倒一次油,耽误时间不说,还弄脏了手。”工人们嘀咕着。可赵主管像盯梢似的,每天巡查每个工位,看到没开盖的油桶就亲自示范。渐渐地,大家发现,原本要扔掉的残油居然能攒出小半桶,积少成多,竟能再保养一辆车。

次日班前会后,十几个特制油桶在车间一字排开,赵主管现场演示“黄金35度角”倒油法,“油桶倾斜时,残油会顺着螺旋纹聚集在底部。”他接着说:“看见没?连空气流动都能带出最后半滴油!”

季度总结会上,车间经理举着报表说:“在车间推广后,全年可以节约机油费用上万元。”会后,小张特意绕到宣传栏前,“降本增效标兵榜”上,赵主管的彩色证件照旁印着他手写的标语:省下的不是油,是企业的命脉。

如今,车间的废料区再也见不到带着残油的油桶。赵主管的“倒油新法”成了大家口口相传的小窍门,连新来的学徒都懂得念叨:“开盖倒油,一滴不浪费。”春风掠过车间门口的节能标语,那些曾经被忽视的残油,正在每个人的指尖流转成节约的诗篇。(生产服务中心 李俊)

 

编辑:达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