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生活

首页 > 文化建设 > 文艺生活
杨阳随笔:纵知万千道理 仍为赤子之心动容——观《浪浪山小妖怪》有感
发布时间:2025-08-18 17:34:13     作者:杨阳   浏览量:52   分享到:

周末去看了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环顾一圈,电影院里座无虚席,很多都是家长带小朋友来看的,虽然是一部动画片,但是相信能看懂的都是成年人,很多场景要么经历过,要么目睹过,暗含的隐喻,成年人一看便明了,所谓的“懂得都懂”,大概就是这样。

不禁在想一部动画片,为什么能牵动这么多大人去看,我想应该是每个观影人都在电影里看到了自己曾经摸爬滚打的样子,共情那个被社会法则裹挟的自己。

说到底,我们很多人都是芸芸众生中的小人物,身处社会中,每个人经历的事可能不尽相同,但是从各种各样的事情中领会的道理却大同小异。

就像小猪妖和蛤蟆精让公鸡妖画唐僧师徒四人的形象,像极了现实中“甲方”对“乙方”提出各种无理要求的场景,现实中很多职场人迫于生存压力,为“五斗米折腰”,点灯熬油地发挥自己的十八般武艺,结果甲方却选择了一版最抽象的。社会就是这样,不会以“你以为”的路径发展,而是让你自己摸索着去适应大环境。

没加入取经队伍之前,黄鼠狼是一个朝气蓬勃的话痨,但是为了取经大业,也为了改变黄鼠狼的话痨体质,小猪妖扔给他一把铲子,让他在日复一日的无意义工作中,逐渐变得沉默寡言。像不像那个初入社会、口无遮拦的你,在职场规则的规训下,逐渐磨平棱角、失去个性,成为一台工作机器。

不管是小猪妖、蛤蟆精、黄鼠狼还是大猩猩,他们都有自己的缺陷,但是在面对人性考验、原则大义时,都选择了那个一生只能使用一次的大招,去拯救十个人类孩子。就像我们普通人一样,身上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始终保留着善良的底色。

当黄眉怪问大战后垂死挣扎的小猪妖:“你到底想要什么”时,小猪妖的回答是:“活成我喜欢的样子。”这个答案虽然在熟悉影视化戏码的观众心里,属于意料之中,但依旧振聋发聩,不禁让在座的大人都扪心自问,我们活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了吗?年少时都以为自己会是齐天大圣孙悟空,但活着活着发现自己顶多算是小猪妖。

依稀记得浪浪山短片刚出来时,那句冲上热搜的评论,“社会的边角料也是家里的顶梁柱”,就像回旋镖一下击中了多少成年人的心酸无奈。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山不见我,我去见山,生活有酸甜苦辣,但是只要心怀热爱,依旧可以活出自我。(大佛寺矿 杨阳)

 

编辑:达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