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生活

首页 > 文化建设 > 文艺生活
曹芳泽随笔:在字里行间与世界重逢
发布时间:2025-10-21 16:08:44     作者:曹芳泽   浏览量:103   分享到:

指尖轻轻抚过微微卷起的书页边缘,恍若推开一扇神秘之门,将我引入别样天地。在短视频疯狂刷屏、信息洪流汹涌的当下,阅读早已超越了单纯获取知识的范畴,成为我们在喧嚣尘世中寻回本真、与世界对话的心灵之桥。

这份深刻感悟,源于我与书籍相伴的真切体验。阅读,恰似一场与时间的漫长博弈。精心规划的阅读时光,常被琐碎繁杂的生活事务无情打断。记得那个静谧的夜晚,我满怀期待地翻开《瓦尔登湖》,本想在梭罗细腻的文字中舒缓疲惫,放松身心,可困意如潮水般汹涌袭来,眼皮沉重得像挂了铅块,字句在眼前渐渐模糊。即便如此,书中那片宁静的湖面,却在我心里投下清晰的倒影。此后,只要稍有闲暇,我便会迫不及待地翻开此书,沉浸其中,细细品味。随着阅读的深入,沉浸于文字世界的独特感受,愈发令我着迷。也正是这份对阅读的执着与热爱,让我在阅读之路上不断邂逅惊喜。

西安大兴善寺附近的旧书摊,是我常去的宝藏之地,淘书的乐趣也尽在其中。随意抽出一本,便能触摸到不同时代的温度:80年代的文学杂志,油墨中仿佛还氤氲着理想主义的炽热激情;夹着干枯花瓣的诗集,扉页上陌生的字迹里藏着他人不为人知的心事。有一次,在旧书摊上,我偶然间发现了与大学课程内容相同的老教材,曾经令我头疼不已的微积分公式,此刻看来竟如同阔别已久的老友般亲切。这种既熟悉又新奇的感觉,让我兴奋不已,忍不住拍照与朋友分享。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阅读的形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从传统的纸质书到便捷的电子书,尽管载体有所不同,但阅读带来的乐趣却始终如一。在微信读书等阅读平台上,批注功能赋予了书籍全新的生命力,让它变成了思想交流的广阔平台。当我阅读《荔枝依旧念念红》时,看到有人在“年轻时就应该去远方漂泊”这句话下留言:“说得对,该出去闯闯”,还有人感叹:“希望在外打拼的人都能找到归宿”。留言互动,让不同年龄、不同经历的人,因同一段话产生强烈共鸣,这种奇妙的感觉令人陶醉。

阅读的魅力,更在于它能搭建起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桥梁。与同事交换书籍的过程,如同一场奇妙的心灵重逢。当《一句顶一万句》在不同的办公桌间传递流转,有人从中领悟到“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从前”的生活智慧,有人感悟到“原来世上的事情都绕,不必太计较”的豁达心境;翻开《河西走廊》,就像展开一幅被岁月熏染的古老长卷,祁连山终年不化的皑皑积雪、腾格里沙漠呼啸而过的狂风、丝绸之路上悠悠回荡的驼铃,在字里行间交织成雄浑壮阔的画卷。每一本书都是一个崭新的世界,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跨越时空的奇妙重逢。那些在现实中难以触及的风景、难以理解的情感、未曾经历的人生,都在文字的指引下变得清晰可感。

读书,是一场静默无声的远征,也是一次温暖治愈的回归。每一本书都是一扇任意门,带领我们去往未曾涉足的远方,体验未曾经历的人生。当我们翻开书本时,世界便在眼前徐徐展开;而合上书本时,那些汲取的智慧与感悟,早已悄然融入生命,成为我们认知世界的全新维度。(文家坡矿 曹芳泽)

 

编辑:达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