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一个人有技术,自己有前途;一群人有技术,企业有前景。近期,小庄矿围绕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大力推进“实操培训进区队”活动,以“一队一清单”精准匹配区队实操需求,着力培养一批“工匠级”专业人才,为矿井高质量发展持续“造血生髓”。
统筹联动——人才滋养“动真格”
该矿紧紧围绕引导、培养、使用高技术技能人才目标任务,建立技术技能人员“再培训、再提升、留得住、用得好”的管理机制。制定下发《关于开展2025年度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实施方案的通知》,按照月、季、年精细人才强企战略,每月进行“理论+实操”计划,以“长计划+短安排”提高培训针对性;大力实施“内邀+外聘”高级技能人员授课模式,促进业务水平共同提升;创新开展“实操培训进区队”活动,按需施策、精准浇灌,着力解决“眼睛会了,手不会”等问题。每季度依次开展钻机工、电工、瓦检工、胶轮车司机技术比武活动,通过岗位之间的技术切磋,找差距、补短板、促提升。每年初制定专项计划,逐步落实人员技能、职称等级再提升,全面打通高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链条,积蓄人才动能。
专项推动——技能提升“接地气”
该矿各区队利用周三集中学习时间开展“实操培训进区队”活动,邀请区队技术“大拿”围绕设备运行原理、设备潜在故障及处理、设备具体检修规范等相关知识进行集中授课,通过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剖析,将晦涩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易于理解的内容,真正做到了“设备在身边、教师在眼前”。
实操环节,培训讲师紧跟实操人员操作步伐从故障现象分析、电机拆装流程、电机测试及调试技术要点等进行系统讲解和答疑解惑,将复杂知识“零距离”呈现,让参训人员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掌握技巧,提升技能水平。互动交流环节,参训人员积极探讨设备故障处理有效措施,分享经验,碰撞思想,拓宽思路,营造了互学互鉴、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
连续动作——实操对标“励精兵”
为进一步提升“实操培训进区队”活动开展质效,该矿领导班子成员带领各部门、区队(车间)负责人到活动区队开展学习对标活动,以达到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
“实操人员通过练、听、看、分析、交流,将作业中的口令、回令、行动要领融入实操中,做到‘一令一动、不令不动、动必到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该矿综掘五队对标人员说道。
通过对标,对实操过程中存在的短板和问题进行总结点评,提出改进措施,并对参训人员进行打分考评,检验每位参训人员的培训效果,做到理论知识“一口清”、实操技能“一手精”,推动职工培训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的转变,努力打造一支技术高、技能强、作风硬的高质量“精兵”队伍。
多元驱动——畅通育才“加速道”
“技能型人才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要素,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因此,我们要把高技能人才当成‘宝贝疙瘩’般珍爱培养。”该矿董事长、总经理王建辉说道。
该矿制定下发《工资考核分配管理办法 (补充规定)》,在中级工、高级工、技师每月发放300元、600元、1000元技能等级津贴的基础上,分别推进落实了职工工资月度考核系数上涨5%、10%、15%的差异化薪酬,加大了高技能人才薪酬倾斜力度,充分调动广大职工争做高技能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助力高技能人才“破圈出彩”。
此外,该矿强化“实操培训进区队”等活动考核,助推各类活动提质提效,鼓励职工立足本职岗位、发挥聪明才智进行“五小”创新,提高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下一步,该矿将严格按照活动既定计划,有序推动,深化质效,努力变“小才”为“大才”、变“良才”为“优才”,为矿井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可持续发展后劲。(计忠荣 崔乃良)
编辑:达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