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基层动态
小庄矿:区队二三级市场化改革 激活管理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5-03-20 11:39:33     作者:陈亮   浏览量:514   分享到:

今年以来,小庄矿以区队二三级内部市场化改革为突破口,通过制度建设、指标分解、分配激励与创新实践有机联动,各区队逐步实现从“被动执行”向“主动经营”的转变,职工从“领工资”到“挣工资”的意识深入人心,推动管理效能与经营效益双提升。

制度筑基 构建市场化运行“四梁八柱”

制度是改革的基石。该矿各区队在一级市场体系的框架下,结合生产实际,建立二三级内部市场化实施体系,明确权责与运行规则。瓦斯抽采队建立的“1+N”制度体系,以内部市场化二三级市场实施方案为核心,配套《区队价格管理办法》《班组结算细则》《价格目录》等,覆盖人工、材料、能耗、运输、设备全成本要素。

1_副本.jpg

各区队成立专项小组,运用历史数据测算、工序分解、现场写实等方式,编制《二三级市场价格手册》。综掘二队把掘进作业细化为割煤、支护、出渣等8道工序,每道工序设定明确的人工、材料定额单价;机修车间将设备维修分为保养、小修、中修三类,依据工时和配件消耗制定差异化价格标准,确保定价合理、支出有据。

此外,各区队全面实施“市场化仲裁机制”,对跨班组、工序的协作争议,联合技术员、班组长现场评估定价,既保障公平性,又为市场化运行扎紧了“篱笆墙”。

指标落地 从“大锅饭”到“分灶吃饭”

指标分解是市场化落地的关键环节。该矿将年度成本预算与“双十体系”挂钩,通过“综合单价包干+费用指标倒逼”模式,把人工费、材料费、电费、胶轮车运输费、设备修理费五大核心成本逐级下沉至区队、班组。

该矿综采队根据工作面推进度、设备损耗率等参数,将月度材料费指标按采煤、检修、辅助三个班组分解,采煤班承担截齿、液压油等生产直接消耗;检修班包干设备维修配件费用;辅助班负责工具、劳保用品等杂项开支,实现“班清班结、日清日结”。

“过去材料超支是区队兜底,现在每个班都成了‘小掌柜’。”该矿运输队按运输距离、载重吨公里折算为单车成本,司机领取“运输任务单”,明确油耗、维修备用金额度,超支从班组结算额中扣除。指标细化到岗位后,司机主动优化路线、拼车运输,有效降低了成本。

分配破局 让“多劳多得”看得见摸得着

分配机制是激活职工动力的“指挥棒”。该矿严格执行“以市场结算定薪酬”原则,将班组月度结算收入扣除成本超支后,按贡献度精准分配至个人。

QQ图片20250320112913_副本.jpg

该矿采掘准备队支护工乔英贤所在班组通过市场化竞标承接工程,人工费结算额达1.4万元,人均工资增加933元。瓦斯抽采队市场化改革彻底打破“大锅饭”模式,过去同岗位收入差距不足10%,如今主动承担瓦斯钻孔施工、监测系统维护等“高单价”任务的职工,结算收入差距拉大至20%-30%,绩效突出者月收入最高增加1500元,“躺平”行不通,大家都积极创新。

为强化激励导向,该矿推行“阶梯单价结算”机制,对超额完成计划量、工程质量达优的班组,人工费单价上浮10%-15%;对材料节约超标的班组,节余全额直接奖励职工。同时,各区队设立“市场化工资公示栏”,每月公开班组成本节超、绩效排名及个人收入明细,让“多劳多得”可视化、可量化。

成效显现 从“成本中心”到“效益细胞”同创效

内部市场化实施后,该矿各区队“算账搞生产”意识明显增强,降本增效成果丰硕。掘进队改变支护材料运输方式,胶轮车运输费同比下降8%。通风队与矸石砖厂合作,用矸石置换青砖节省材料费用,“省下的就是赚下的”理念深入人心。

3_副本.jpg

二三级市场化改革不仅是管理工具,更是激发基层活力的“金钥匙”。通过制度规范、指标穿透、分配撬动,矿井实现了“岗位增值、企业增效、员工增收”的良性循环。下一步,该矿将深化市场化与数字化融合,推动成本管控向工序、岗位最小单元延伸,为传统能源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宝贵经验。(陈亮)

 

编辑:达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