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基层动态
高虎:以“营销”思维打响生产升维之战
发布时间:2025-10-20 11:30:10     作者:高虎   浏览量:57   分享到:

编者按: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是战略性、方向性、引领性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四种经营理念”作为集团“奋进者”文化体系的核心理念,其提出与践行,反映了集团20余年来发展实践的深厚积淀,深化了对经营管理的规律性认识,顺应了应对煤炭经济下行的现实需要。

为推动“四种经营理念”走深走实,贯穿在各单位、各部门、各区队、各车间、各班组工作开展的全过程、各环节,按照集团有关要求,公司拟在4月至10月,分阶段、分主题组织开展“四种经营理念”大讨论活动,旨在带动公司上下坚持问题导向、过程导向、结果导向,务实创新、实干担当,以思想破冰引领行动突围、以战略定力应对市场变量、以行动落实促进提质增效,奋力书写彬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公司网站、微信公众号开设“‘四种经营理念’大家谈”专栏,陆续刊发公司两级领导班子成员、各部门负责人等干部职工践行“四种经营理念”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效,充分展现公司各条战线干部职工立足岗位取得的新成果、新收获,大力营造“争做四个示范,创建一流企业”的浓厚氛围。


以“营销”思维打响生产升维之战

小庄矿副总经理 高虎

当前,煤炭行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到“价值创造”的深刻转型,市场波动成为常态,客户需求从“合格”走向“定制”,传统“生产主导、销售跟进”的模式已触天花板。我们必须以“营销”思维重构生产逻辑,推动生产体系从“成本中心”向“价值引擎”跃迁,打赢这场从“挖煤”到“经营煤”的升维之战。

一、升维认知,从“生产导向”到“客户导向”。

“营销”思维并非简单的产品销售技巧,其核心在于以市场需求为起点,以客户满意为终点,是一种贯穿企业运营全过程的价值创造理念。将其引入煤矿生产领域,是对传统“重生产、轻市场”“以产量为中心”模式的深刻变革,是推动矿井从“生产导向”向“客户导向”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

随着煤炭市场供需关系的深刻变化,客户需求已经从“合格够用”升级为“优质稳定”。这意味着,矿井的生产活动不能再局限于“挖煤、出煤”的单一环节,而必须将视野延伸至市场端,精准把握客户对煤质、指标、供应稳定性等方面的具体要求。而将营销思维融入生产环节,实现生产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关键在于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生产什么卖什么”到“市场需要什么生产什么”的转变。要求我们的生产计划、采掘设计必须前置考虑市场需求,建立“地质条件”与“客户需求”双维度的决策机制,确保开采的煤炭从源头就具备市场竞争力。二是从“关注产量指标”到“关注客户价值”的转变。生产价值最终要通过市场认可来实现。必须将“客户满意度”作为衡量生产成效的重要标准,推动质量管理从“符合内部标准”向“满足客户期望”提升。三是从“生产与销售割裂”到“全链条协同”的转变。打破部门壁垒,构建从开采、洗选到运输的全流程市场响应机制,让生产环节成为营销体系中有机且能动的一环,快速响应市场变化。

二、直面痛点,在“脱节处”打通“价值链”。

当前生产体系与市场需求的脱节,集中体现在三个环节,必须精准发力、系统破局。

(一)计划脱节,从“埋头苦干”到“抬头看路”。以往计划重产量、轻市场,导致资源错配。改进的关键在于建立“订单—计划—设计”一体化机制,将客户需求嵌入采掘方案评审,确保进尺投向高价值煤种,从源头锁定效益。

(二)质量脱节,从“指标合格”到“稳定可靠”。质量波动是客户信任的“头号杀手”。必须构建“开采—运输—洗选”全链条质量闭环,严格执行“四级放煤+见矸关窗”,强化工作面控水,加密洗选监测频次,让“稳定”成为小庄煤的核心竞争力。

(三)人效脱节,从“会挖煤”到“懂经营”。一线职工不仅是操作工,更应是“价值创造者”。要通过“技能赋能+机制驱动”,开展关键岗位精准培训,将回采率、含矸率等市场敏感指标与绩效挂钩,让职工既挖得快、更挖得好。

三、实战破局,用“案例”诠释“营销型生产”。

理念的价值在于实践。小庄矿正在用三个典型案例,诠释如何将营销思维转化为生产竞争力。

(一)40307工作面“波浪式推采”——一调双赢。通过动态调整回采层位,实施“波浪式”推采,有效规避涌水区,底煤回收率显著提升,原煤含水率下降3.6%,单月增产2.69万吨。这不仅是技术优化,更是“为客户降本”的经营思维体现。

(二)“四级放煤+日考核”——质量是算出来的。推行“大、中、小、微”四级放煤工艺,配套含矸率日考核机制,将含矸率稳定控制在16%以内,热值波动收窄15%。质量稳定本身就是最大的降本增效,直接提升了客户长期合作的信心。

(三)技能比武+绩效重构——人是最大的变量。针对放煤工、采煤机司机开展“一对一”实战培训,将煤质指标与收入直接联动。半年内,关键岗位技能达标率从75%跃升至92%,效率提升10%,原煤合格率100%。对人的投资,永远是回报率最高的营销。

四、系统推进,打赢“生产升维”三大战役。

“营销”思维落地,是一场系统工程,必须聚焦关键、持续发力。一打“认知统一战”。推动“客户满意是检验生产的唯一标准”成为全员共识,让每个岗位都成为价值创造节点。二打“流程再造战”。构建“客户需求—生产计划—质量控制—交付服务”的端到端高效流程,实现产销无缝衔接。三打“能力升级战”。持续投入“人”的赋能,培养既懂技术又懂市场的复合型生产队伍,支撑矿井从“生产高地”迈向“价值高地”。

这场生产升维之战,本质是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重构。当我们真正用营销思维武装生产体系时,矿井就不再仅是资源的开采者,而是客户价值的共创者。唯有如此,方能在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