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基层动态
“四种经营理念”“金点子”案例分享(十七)
发布时间:2025-10-22 14:58:48     作者:综合报道   浏览量:75   分享到:

为充分调动全员学习陕煤集团“四种经营理念”、参与降本增效行动的积极性,根据公司《关于开展“四种经营理念”落地提升专项行动的通知》要求,自5月份开始,公司面向全体干部职工开展“四种经营理念”“金点子”征集活动,引导广大干部职工立足岗位主动学习思考,以实际行动和实实在在的成效为公司降本增效工作做出贡献。公司网站、微信公众号开设专栏,交流分享“四种经营理念”“金点子”案例。

今天推出案例分享第十七期,一起来看看优秀的“金点子”吧!


大佛寺矿:技术改造提升制氮设备运行质效

大佛寺矿.jpg

具体内容:针对木盘川风井广场制氮机房冷冻室式干燥机不能监测运行电流,致使工作人员不能及时发现设备故障,造成设备长期带病运行易损坏的情况,大佛寺矿集思广益,积极对制氮系统进行技术改造,为每台干燥机加装电流互感器,实现了对干燥机运行电流的实时监测,在确保设备安全平稳运行的同时,有效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降低了维修成本。

实施效果:加装电流互感器后,工作人员可根据运行电流变化情况,实时掌握制氮设备运行工况,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并第一时间排除故障,有效杜绝了设备带病运行,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同时,通过实时监测,能够确保设备始终处于最佳运行工况,及时排除压缩空气中的水分,大幅减少了碳粉子筛更换频率,提升了制冷效果。与改造前相比,每套制氮系统每年可节约设备维修及更换碳粉子筛费用约19万元。

 

胡家河矿:一孔多用装置

胡家河.png

具体内容:针对传统高位定向钻孔功能单一的问题,胡家河矿抽采队创新提出“套管+双接口独立控制”方案。该装置以180套管为主体,集成51mm与25mm两种接口并各设独立球阀,形成“一主两辅、功能切换”模式。通过控制阀门,可灵活实现瓦斯抽采、注入液态二氧化碳防灭火或注水控温等多重功能,有效构建了“瓦斯治理+防灭火”一体化机制。

实施效果:该技术显著提升了钻孔综合利用效率与作业安全,降低了劳动及综合成本,不仅避免了重复钻孔带来的工期延长与围岩扰动,更将单个工作面的定向钻孔连接成本降低50%,节约成本6万元,以更高效率实现了安全增效。


小庄矿:优化40307工作面底煤回采工艺

小庄.jpg

具体内容:小庄矿40307工作面平均底煤7.8米,开采中遗煤较多。该矿通过优化回采方案,在工作面25架处形成高于运顺1.5米的最高点作为挡水梁,防止水上系统,并对工作面30-100架向下开挖形成“大锅底”形,采用回采底煤的方式增加原煤产量,实现安全生产与降本增效的双重目标。

实施效果:40307工作面单刀底煤回收量,以30-100架为核算区间,平均底煤厚度1米、倾向长度122米、推采进尺0.8米,单刀可回收1×122×0.8×1.33=130吨。平均每个圆班推进5刀,每天可回收130×5=650吨。块煤售价566元/吨,单位成本416元/吨,9月份创效(566-416)×650×28=273万元。


文家坡矿:定向泄水实现“靶向治水”与效益双赢

文家坡.jpg

具体内容:文家坡矿在主副立井井筒水害治理中,应用定向泄水钻孔技术,通过精准定位含水层,在井筒外围施工两组钻孔,构建有效导水通道,将井筒周边承压水定向引入预设排水系统。水质监测数据显示,ZX-3、ZX-4泄水孔所疏放水的矿化度约为300mg/L,符合井下用水标准。

实施效果:项目实施后成效显著,目前泄水孔日排水量为1200立方米,可用于井下生产用水,按照井下用水成本3元/吨测算,全年预计可节约用水成本约80.4万元,在有效防治水害的同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


孟村矿:自主构建掘进巷道顶板风险预警模型

孟村.jpg

具体内容:在矿井掘进作业过程中,由于顶板应力动态变化复杂,顶板管理长期以来都是安全生产的关键难点。为此,孟村矿应用MATLAB软件构建掘进巷道顶板风险预警模型,通过将地质构造、煤岩特性、片帮详情等复杂的井下地质条件转化为可量化的风险评估指标,便能清晰掌握顶板失稳的规律性特征,方便采取针对性超前支护措施,从源头上规避顶板失稳风险。

实施效果:经现场实测验证,该系统所应用的401105工作面顶板高冒点数量显著下降,支护作业效率大幅提升,每年可节约支护材料成本80余万元,实现了安全管理与生产效能的“双提升”。


文家坡发电公司:解锁全厂事故总信号合成新逻辑

发电.jpg

具体内容:在电网发展中,电厂事故总信号对调度部门故障判断至关重要,但此前文家坡发电公司存在信号上送不及时或误报问题。为解决事故信号报送不及时、电网速率响应不及时的问题,文家坡发电公司通过串接硬压板控制发变组程跳逆功率信号,并在远动装置内设置逻辑及10秒延时复归功能,使得信号传输效率与精度大大提升。

实施效果:自该系统上线以来,连续18个月运行动作可靠,累计监测32次设备操作,均无拒动或误报,准确识别率达100%,验证了事故总逻辑的正确性与合理性。通过信号优化,电网一次设备故障告警响应时间缩短40%,调控技术支持系统智能告警误判率从之前的8.5%降至0,切实满足了设备实时监控需求,机组运行稳定性显著增强,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铁运分公司:尽头线防冲撞紧急放风系统

铁运.jpg

具体内容:随着煤炭装运任务逐渐增大,内燃机车在调车作业和单机运行过程中,由于受线路条件限制(如曲线等)、雾雪雨天气影响和作业人员间断瞭望、速度控制不当等影响,易冲撞车挡和越过终端,从而造成机车冒进、撞击挡车器调车事故。为此,铁运分公司创新团队研发了尽头线防冲撞紧急放风系统,该系统装置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及蓄电池提供电力,采用电磁谐振探测和无线数字传输电台技术,对列车超速等异常情况自动预警,以技术手段筑牢安全防线。

实施效果:实现了机车在铁路线路尽头线作业时车轮信号的实时监测,当检测到机车车轮信号越限时,该系统能在0.3秒内使机车车辆紧急放风,强迫机车制动,对铁路行车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同时,在降本增效方面,分公司自购元器件并进行编程调试,成本投入为5.8万元,较业内采购价节约成本17.8万元。


电力公司:除湿改造 护航雨季电网安全

电力.jpg

具体内容:雨季和秋淋天气,使变电站面临湿度高、设备易受潮等问题,电力公司在10kV开关柜柜顶加装顶置式智能除湿装置,对柜内湿度进行实时监测并除湿。当湿度超过50%时,除湿设备通过制造凝露使潮湿空气凝结成水,形成的凝结水被隔离并进行雾化处理,直接在柜外挥发排出,同时将已干燥的空气回注柜内,使柜内形成微正压,抑制外界潮湿空气的渗入,持续降低湿度并预防凝露。

实施效果:改造完成后,站内开关柜湿度降至45%以下,凝露现象减少90%,设备绝缘性能明显提升。设备因潮湿导致的故障率大幅下降,维护频次和成本同步降低,有效保障了供电设备的安全运行。


编辑:达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