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管理

首页 > 生产经营 > 经营管理
胡家河矿:月省4万!“避峰填谷”抠出降本真金
发布时间:2025-08-04 15:47:48     作者:潘森 闫峰   浏览量:128   分享到:

“这个月电费单出来了,比上个月少了近3万元!”水泵房班长闫峰拿着新鲜出炉的电费单,语气里满是欣喜。这笑意背后,是胡家河矿在成本管控中于细微处掘金的生动实践——通过推行错峰运行用电管理模式,让井下水泵房这个传统耗能点,成为矿井降本增效的“示范岗”。

1_副本.jpg

面对降本增效的硬要求,该矿没有追求“大刀阔斧”,而是俯下身来精研细磨。为啃下水泵房能耗这块“硬骨头”,该矿机电部联合机电队成立攻坚小组,组员们带着卷尺、计时器和数据记录仪扎进现场,经过近半月的现场调研,摸清井下涌水规律、电网峰谷电价差异等关键数据,精准避开8:00-12:00、18:00-22:00两个每日电价高峰时段,将主要排水任务调整至23:00至次日6:00的低谷时段,而低谷电价仅为高峰时段的60%。

“避峰”不是简单的时间置换,而是基于数据模型的精准调度,技术人员通过加装智能水位传感器,实时传输水位数据,结合涌水预测模型,提前在低谷时段将水位抽至安全区间,高峰时段仅留一台水泵维持最低水位。“填谷”则是对“非必要不耗电”的极致践行,当水位低于警戒值1.5米时,暂停冗余水泵运行,利用井下集水仓的缓冲能力“蓄势待排”。此外,该矿在泵房建立“分时运行台账”,详细记录各时段排水量、耗电量,每周分析优化,确保“该停则停、该开才开”。

三个多月的实践,井下排水电费同比下降28%,月均节约4.2万元;设备运转率降低15%,故障率同比下降10%,维修成本同步缩减,实现了成本节约与设备可靠性的双提升。如今,“算着时间开泵、盯着数据调闸”已成为泵房职工的新习惯。

水泵房的“避峰填谷”、材料回收的“颗粒归仓”……该矿从一度电、一方水里扣效益的创新举措,让“精打细算”理念逐步成为全员遵守的行动自觉,在这一项项细微处的改进中,也为矿井高质量发展凝聚了强劲动能。(潘森 闫峰)

 

编辑:达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