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经营理念”大家谈专栏
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能源结构正经历深度调整,煤矿变电站智能化转型加速推进、电价政策也在逐步调整,电力公司肩负着保障矿井安全生产的核心使命,同时,又面临着成本刚性增长、设备升级迫切、效益空间承压等多重挑战。在此背景下,传统的“节流式”管控固然重要,但更需要转变思维——将“花钱”视为一种战略性投资,用“赚钱”的逻辑去审视、规划和评估每一分投入,让有限资金精准滴灌在能撬动更大价值、产生持续回报的关键领域,方能破解发展困局,过上安全有保障、发展高效可持续的“好日子”。
思想破茧,深刻理解“花钱”为何能“赚钱”
彬长矿区供电系统作为5对矿井的“生命血脉”与“智慧神经”,其效能直接关乎矿区的安全生产与长远发展。当前,设备老化、技术滞后、能效偏低等问题,已成为制约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隐形负担”。这些问题不仅像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更以频繁故障、高能耗、低效运维的形式持续蚕食企业资源,抬高运行成本,削弱发展后劲。反观之,对关键设备迭代更新、智能化深度升级、能效水平系统提升、预防性维护前瞻布局,看似是当下的“投入”,实则是撬动长远价值的“战略投资”。
这是对安全效益的“硬核投资”。当先进的继电保护装置筑牢防线、可靠的供电网络织密屏障、智能的监测系统擦亮“火眼”,大面积停电、电气火灾等重大风险便能得到系统性遏制。一次精准的预防性投入,规避的可能是动辄千万的停产损失与难以估量的事故代价,这种“防患于未然”的价值,远非单纯的资金投入所能衡量,是真正“以小博大”的安全博弈。
这是对“效率效益”的精准赋能。高效节能变压器降低的每一度电损,无功补偿装置减少的每一分电费,都是看得见的“节流”;智能化巡检替代人工奔波、远程监控压缩响应时间、无人值守释放人力成本,更是摸得着的“开源”。这些投入不再是单向的成本消耗,而是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效益增量,让每一分投入都产生对应的效率红利。
这是对“发展效益”的前瞻布局。主动拥抱光伏、储能等新能源浪潮,积极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持续拓展业务边界,这些战略性投入绝非简单的“花钱”,而是在为企业开辟新的增长曲线。它打破了传统业务的“路径依赖”,将成本支出的“触角”延伸至价值创造的“蓝海”,让今天的投入成为明天的利润增长点。
靶向投入,聚焦“花钱赚钱”的关键领域
钱必须花在刀刃上,精准投向能产生最大安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领域,一是安全可靠性的“生命线”投入。设备本质安全升级,优先淘汰超期服役、故障率高、技术落后的核心设备,投入高可靠性、免维护或少维护的新型设备。其次投入局放、温度、绝缘等在线智能监测系统,以及快速精准的继电保护及自愈系统,实现故障早期预警、快速隔离与恢复,最大限度减少停电影响。最后要加大状态监测的精准预防性维护,替代传统的定期检修,减少过度维护和欠维护的风险,延长设备寿命,降低突发故障损失。二是能效挖潜“降本”投入。要不断优化系统与加大节能技改,通过无功补偿(SVG/SVC)、谐波治理、变压器经济运行等方式,优化电网结构降低线损。其次投入智能计量、负荷监测与分析系统,精准掌握用电规律,优化峰平谷用电策略,积极探索最新电价政策,获取额外收益。三是智能化转型“提效”投入。智能巡检运维,投入无人机巡线、机器人巡检,替代人工高危、低效巡检,提升缺陷发现率与处理速度。其次积极探索无人值守变电站,提高调度中心升级改造、远程操作系统、智能安防等投入,扩大无人值守变电站覆盖范围,大幅降低人工依赖和运维成本。四是价值延伸“开源”投入。进一步寻求综合能源服务,继续探索分布式光伏、储能设备,降低购电成本,提升绿电比例,加大探索余电上网或参与绿证交易。其次在保障主业基础上,投入提升核心检修、试验能力,尝试为周边矿区或企业输出预防性试验、设备代维、能效诊断等增值服务,构建“主业支撑、副业增效”的新增长极,实现从“单一供电”向“综合能源服务商”的转型突破。
生态筑基,构建“花钱生钱”的长效文化
将“赚钱思维”融入文化血脉,形成可持续的“创效型投入”生态。一是将“价值投资”理念写入公司发展战略和年度经营计划,明确重点投入方向和预期效益目标,保持战略定力。二是强化项目可研深度与后评估刚性。建立覆盖项目立项、实施、验收、后评价的全过程精益管理体系,确保投入精准、过程可控、效益可量,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投资管理效能。三是加强对规划、技术、财务等人员在项目经济性分析、新技术研判、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培训,提升“聪明花钱”的专业素养。四是持续宣传“花钱生钱”的典型案例和突出人物,营造“敢于投入、善于投入、投入必有效益”的浓厚文化氛围,使价值投资成为全员共识。
对电力公司而言,安全是最大的效益,效率是永恒的追求,创新是发展的源泉。让我们以“赚钱”的思维去审视、规划和执行每一项投入,将“花钱”的过程转化为价值创造、效益提升、竞争力增强的引擎。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变革的时代浪潮中,不仅保障好矿井的“动力之源”,更能开创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光明前景”,让每一度电都承载安全、创造价值。(电力公司副总经理 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