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信息

首页 > 安全管理 > 安全信息
胡家河矿:班前用好“十分钟” 井下安全“八小时”
发布时间:2025-01-09 15:49:09     作者:王盼婷   浏览量:194   分享到:

班前会不仅是安全教育的“启航站”,也是安全管理的“前沿阵地”。新年伊始,胡家河矿将安全目光对准班前“十分钟”,重点聚焦状态排查、警示教育、应知应会及安全宣教,高效用好班前会“十分钟”,将一切不安全因素消灭于萌芽状态、问题解决在成灾之前,为矿井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向好筑牢“铜墙铁壁”。

班前排查,严把“第一关”

“老刘,你有高血压的老毛病,入井前要测一下血压……”班前会上,对安全“不放心人”的状态排查是该矿近期严抓、狠抓的一项重点工作。

1.班前检查_副本.jpg

测血压、量体温、查饮酒、看健康手环监测数据……这一系列举措切实将人的潜在“隐患”拦截在入井前。该矿各区队每班次坚持通过多种方式对职工身体状态进行摸排,严格排查安全“不放心人”,对排查出的身体不适、精神状态不佳以及饮酒等不符合入井条件的职工,严禁当班入井,并安排地面理论学习;对新职工、转岗人员等安全意识薄弱人员,则指定安全责任人或班组长作为互保人,安排在环境较好的地点作业,以便及时管控,全力守住安全生产第一道防线。

案例教育,常敲“警示钟”

“大家刚刚看的这个视频案例,因操作不当,导致人员被挤伤。我们一定要引以为戒,上岗作业要按章操作。”1月4日,冲击地压防治队班前会上,该队负责人在组织职工观看完《黑色三分钟警示教育片》后,语重心长地嘱咐。

2.警示教育_副本.jpg

为增强职工安全意识,将“总结经验”转化为“事前预防”,及时防范化解风险,该矿各区队结合当前工作实际,充分利用班前会时间,组织职工观看事故警示教育视频,并深入剖析事故原因,积极谈想法、列举措、听建议,切实把别人的事故当成自己的教训,让班前会成为“警钟台、惊堂木”,让职工牢记事故中的沉痛教训,在工作中时刻保持安全警惕性,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拒绝违章作业。

“每天观看一个安全警示教育视频,能让大家深刻认识到抓好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同时,警醒我们面对突发情况时,第一时间快速做出正确反应。”该矿冲击地压防治队职工高富鹏说道。

动态提问,强化“防火墙”

“支护工开工前要先进行现场环境确认,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要对使用的工器具逐一进行检查,查看是否完好……”该矿综采队职工刘志刚在班前会上熟练背诵着岗位标准作业流程。

3.班前会提问_副本.jpg

为高效利用班前会十分钟,该矿各区队扎实开展班前安全提问活动,随机抽选职工进行回答,实时了解职工对岗位标准作业流程、岗位责任制和岗位安全风险等内容的掌握情况。常态化开展安全宣讲、有奖问答等安全教育活动,切实将规范操作理念深植于每名职工脑海之中,增强全员岗位风险辨识能力,杜绝作业过程中出现思想松懈和经验主义等问题。

同时,该矿结合当下工作重点,动态调整班前会安全宣教内容,通过多种形式让班前会呈现新面貌,焕发新活力,做到既有针对性,又有时效性、实用性,使职工安全教育和安全学习成为常态化,为班组安全生产奠定坚实的安全基础。(王盼婷)

 

编辑:达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