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信息

首页 > 安全管理 > 安全信息
【争做“四个示范”】胡家河矿:精准破题 打造标准化“新样板”
发布时间:2025-07-10 09:52:36     作者:田磊   浏览量:37   分享到:

今年以来,胡家河矿锚定“动态保持国家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水平”目标,坚持重现场、强基础、抓细节,不断强化生产接续,做优系统保障,严抓现场和过程管控,实现标准化从“静态达标”到“动态创优”的蝶变升级,推动标准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图一(1)_副本.png

机制强基 让“标准化”稳步提升

该矿始终把标准化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制定下发了《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考核办法》,坚持标准化创建与生产作业计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建立了标准化责任清单和考核清单,量化考核指标,固化检查流程,构建出人人“肩上有责、心中有压、行为有尺、考核有据、作业有标”的考核模式,促使安全生产责任层层压实、环环相扣,不断夯实安全生产基础。严格遵循管理体系“PDCA”循环逻辑,围绕“岗位达标、现场达标、专业达标、动态达标、管理达标、矿井达标”建设目标,不断优化调整管理体系运行机制,形成自主运行、自我完善和持续改进的内生工作机制。创新实施“三化四精”管理模式,打造采掘工作面、硐室、线路等“精品工程”,稳步推动标准化建设持续提升。

图二_副本.jpg

科技赋能 让“标准化”质效跃升

走进该矿调度指挥中心,一块智能监控大屏构筑起“数字孪生”监控矩阵,实时呈现井下安全生产状态,宛如一幅动态的井下“全息地图”,每一个数据的细微跳动都反映着井下的生产态势。

如何以信息化手段实现标准化看得见、管得细、控得准?该矿依托信息技术优势,巧妙利用视频AI智能识别技术,对“一通三防”、水害治理、顶板管理等关键环节实施全程监控。推动标准化信息管理系统与双重预防、矿压监测等系统互联互通,实现风险超前预警、质量实时评估。

智能化建设已然成为标准化升级的“加速器”。该矿紧密结合矿井实际,将AI、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灵活运用,建成智能采煤、智能掘进、运输皮带自动化监控、排水自动化监控、主通风机在线监控、地质保障等系统,在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植入创新基因,推动信息化与安全管理全链条深度融合,加速矿山向智能化、标准化、高效化转型,为标准化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图三_副本.png

精细管理 让“标准化”高效长效

针对各专业标准化存在的顽固弊病、管理盲区等问题,该矿定期开展专项整治活动,逐步消除问题,提升管理水平,将专项活动纳入当月重点工作考核,通过开展工程质量、物料管理、支护质量、胶带运输、辅助运输等专项整治活动,做到整治一项、验收一项、巩固一项,切实有效消除管理盲区,提升创建水平。

坚持“标准无处不在、细节决定成败”,细致划分“岗位、现场、专业、动态、管理”五项达标标准,常态化开展岗位练兵与技能竞赛,全面提升岗位标准作业水平。强化干部走动式管理、标准化动态检查、零点行动等,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压实安全生产责任,确保标准化管理动态达标。按照“项目清单化、任务菜单化”方式,盯牢关键工程、关键地点、关键工序、关键人员,让标准提升更具精准性、针对性。持续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全系统各环节大起底活动,推动设备优化、工艺优化、管理优化、环境优化,持续推进矿井各系统升级改造,提升生产效率和安全可靠性,推动标准化建设高效化、长效化管理。

“实用、管用,不搞形式主义、狠抓落实,杜绝表面化的形象工程,时刻做到全域朴素达标、动态达标。”该矿副总经理赵武在调度会上多次强调。(田磊)

 

编辑:达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