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信息
辅助运输是高效生产的“主动脉”,更是安全生产的“神经中枢”。今年以来,胡家河矿以“优化系统、提升装备、完善制度、规范秩序”为导向,紧盯薄弱地点和关键环节,持续强化辅助运输系统管理,全力确保矿井辅助运输“脉络”畅通无阻。
严管现场 筑牢安全防线
面对井下作业点多面广、系统错综复杂、流动性强等特点,该矿聚焦运输作业流程中的关键节点和薄弱环节,不断夯实管理基础,完善车辆检查标准、隐患排查细则、岗位责任清单、操作规程要点等重点工作要求,构建起系统化的辅助运输管理制度体系。严格规范司机操作行为,加强辅助运输路况综合治理,明确现场装卸料人员安全站位红线,加大现场巡查力度,刚性执行“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的刚性规定,从细节处提升事故防范能力。常态化开展辅助运输系统自查自改,深挖辅助运输安全设施隐患、换装环节盲区死角,及时补充短板漏洞,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落实各项管控措施,形成动态巡查与静态监管双管齐下的管理模式,发现问题第一时间组织人员处置,确保作业现场安全无虞。
精育技能 锻造过硬队伍
该矿整合运输系统岗位标准、行业规范等相关内容,结合NOSA安健环管理体系要求,编制成便携易记的应知应会卡片发放至全员,定期组织专题培训并随机抽查考核成效。创新推行“模块化”作业模式,将运输任务拆解为路线勘察、车辆调度、装卸监护等标准化单元,通过岗位互学、技能互补机制,培育 “一专多能” 复合型人才梯队。每季度扎实开展“故障情景模拟”实战演练,通过角色互换和沉浸式体验,持续强化运输管理人员、操作维护人员的安全警觉性与应急协同效能。
优化流程 提效运输全程
为实现辅助运输系统的高效统筹管理,该矿组织召开辅助运输系统提升专题会,优化行车路线、行车期间行人管理规定,确保运输路径最短,为车辆运行创造条件。合理布排运输环节,采用分段式运输,对全员入井进行合理规划和调配,并根据不同区域和工作时段,制定运输线路和发车时刻表,精细发车时间,减少班中人车发运次数,确保职工能够快速、集中、准确到达工作地点。制定科学严谨的车辆周检和月检计划,定期对运输设备进行全面“体检”与维护,有效减少设备故障对生产的干扰。推行“无缝衔接”交接班制度,通过优化流程、明确责任,最大限度地压缩了非作业时间,确保运输作业准确、高效、安全运行。
数智引领 赋能高效运输
该矿充分发挥辅助运输调度监控系统的智能化优势,实时掌握车辆位置、运行速度等关键数据,实现超速自动提醒、限制区域智能管控、车辆运行数据动态分析、信息报表自动生成、重要指令即时发布等功能,实现运行车辆的实时跟踪、定位、通信,实现车辆远程可视化管理和高效调度。借助辅助运输系统,运行车辆实现实时跟踪、精准定位、高效通信,达成车辆远程可视化管理与智能调度,运输效率大幅提升,让井下“便捷运输圈”和人员物料“一站式”直达成为常态。
下一步,该矿将科学筹划、高效推进智能矿井建设,充分发挥智能化设备优势,持续提升辅助运输能力,逐步完善辅运装备配置,有效提高矿井运输效率,为矿井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田磊)
编辑:袁浩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