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本增效、挖潜创效”专栏
降本是经营内核,增效是取胜根本。今年以来,小庄矿坚持精控成本,深挖内潜,用心把握开源与节流的关系,做精做实降本增效“考题”,全力全面、全心全意走好奋进新征程。
精算“加减法” 激活管理矩阵
正确的思想观念和管理模式是降本增效的基石。该矿深入践行“四种经营理念”,刀刃向内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聚焦管理做加减,让“降本增效”成为助推发展的关键词。
管理做加法,扎牢制度的“笼子”。坚持向管理要效益,完善物资采购、招投标、专用资金等各类管理制度,并通过集中学习、每月分析、督查督办等方式推动制度落实,一揽子管理举措堵塞了漏洞、规范了管理,止住了生产经营的“出血点”和“浪费点”,让“降本增效”跨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新台阶。
经营做减法,挤干成本里的水分。深化彬长集团“13510”成本管控模式,深入贯彻陕煤集团《关于构建降本增效长效机制的通知》,制定2025年《降本增效实施方案》,精心谋划29个降本增效项目,健全矿井成本管理体系,将成本管控与绩效考核、薪酬分配挂钩,确保降成本的各项举措落地生花。
“无论是旧动能的‘有中出新’,还是新管理的‘无中生有’,都必须坚持以效益为先。”该矿围绕管理矩阵效应发挥,全面规划发展战略,不断探索绿色高效发展模式,推进智能化矿井建设,实施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充分释放优质产能。
挖潜“大西瓜” 提升降本空间
只有捂紧“钱袋子”,才能当好“管家人”。该矿持续推进“看得远”的全面预算,精准把控市场“脉搏”,通过算准细账“枝节”,做实比价“功课”,全面挖潜项目建设“小数点”背后的效益。
以体系建设为抓手,完善招标流程,精准编制谈判文件,明确技术规格、服务要求和商务条款,树立规矩意识,规范投标行为,避免因后续变更、要求不明确导致成本增加。采用综合评标法,从价格、技术、信誉等方面系统考虑定标,实现全过程、全覆盖管理,形成招标比价的良好氛围。同时,熟练掌握资源分布、供应商、物资价格等情况,按照项目所需量体裁衣,吸引更多潜在供应商参与投标,通过竞争性谈判,刺激采买成本降低,促进工程优质、效益优良。
“结合市场化运营,对比服务质量和价格优势,可自主实施工程坚决不做‘甩手掌柜’。”该矿定期召开经营分析会,对各类费用的使用情况进行审议,根据生产经营计划,分专业、分部门按照“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审批”的程序,以全面预算为导航,形成了生产经营方向清、成本控制指向精的良好局面。
捡拾“小芝麻” 拨响财富算盘
降本增效既要抱好“大西瓜”也要细拾“小芝麻”。该矿坚持从宏观把握、微观着手,定期盘点库存,严控物资管理,以“看得见”的过程管控,从库存的“精细账”中挖出“增效点”。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精细划分物资摆放区域,悬挂对应料卡,按照“一物一档”的原则建立“账、卡、物”完备的物资档案。全面推行精细化管控措施,加强生产材料监管,强化计划申报、逐级审批管理,严把“领用”关,降低库存积压。建立机电设备台账,强化设备日常维护保养,用“保姆式”服务提高设备完好率和利用率,努力做到物尽其用,能尽其才。
全面推行跟踪考核管理,把材料费等各项指标分解到各区队、班组、岗位,实行材料按月控制,定额管理,做到消耗有定额、考核有指标、复用有安排。针对积压物资,加强业务部门间的相互配合,精准共享和调配,做到修旧利废、交旧领新、回收复用、有旧不领新。
“时间降本”的威力远胜于“材料降本”。该矿将坚持把“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贯彻到生产经营全过程,细化管控措施,严控生产成本,与时间赛跑,努力在成本管控方面创标杆、树旗帜。(计忠荣)
编辑:达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