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本增效、挖潜创效”专栏
今年以来,文家坡矿深入践行“四种经营理念”,创新构建“全员参与、过程管控、循环创效”的降本增效新机制,通过“班组考核精细化、岗位责任具体化、创新创效常态化”三大举措,用“较真劲儿”密织覆盖全流程的成本管控网,跑出“质效双提”加速度。
创新考核机制,拧紧责任“压力阀”。该矿以深化内部市场化管理为抓手,进一步细化成本考核、强化过程管控、完善激励机制。在材料费管理方面,创新实施“区队——班组——个人”三级考核机制,将成本管控触角延伸至最小作业单元。通过“日清日结”管理模式,每日动态统计材料使用情况,建立电子台账,明确用途、数量及使用地点,实时公示并纳入绩效考核。同步建立材料浪费问责机制,倒逼规范化、标准化作业,使日常材料消耗同比降低3%,全员成本意识显著增强。
构建循环体系,锻造资源“永动机”。构建“修复—验收—复用”全流程物资管理体系,实现废旧物资“应修尽修、能用尽用”。重点突破关键设备再制造技术,综采队创新“煤机齿套、刀齿改造修复”技术,通过补焊工艺和耐磨层处理等修复措施,使旧配件焕发“新生机”。截至目前,累计减少购置新配件12.47万元,修复液压支架配件、开关设备等865件,节约成本88.39万元;回收复用管路、输送带等物资价值57.18万元,减少新材料投入17.15万元。
厚植精益文化,筑牢降本“意识墙”。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该矿微信公众平台开设“抓经营 降成本”专栏,结合“四级宣讲”,专题展示岗位降本增效案例,讲清成本效益账。开展“金点子”“小妙招”征集活动,以文化“软实力”激活降本“硬功夫”,20项创新建议转化为实际效益;制定38项降本增效项目清单,推动成本管控向“主动创效”转变,区队库房变身“创新工作室”,材料领取有了“智能账本”,精益管理成为全员行动自觉。
如今,从修复后重获新生的旧零件,到职工们领料时多了本“明白账”,改造旧配件已成为“新时尚”。下一步,该矿将聚焦“精准考核”和“循环复用”双提升,在“抓大不放小”上下功夫,拓展物资循环利用途径,为矿井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佘超)
编辑:达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