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编者按: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是战略性、方向性、引领性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四种经营理念”作为集团“奋进者”文化体系的核心理念,其提出与践行,反映了集团20余年来发展实践的深厚积淀,深化了对经营管理的规律性认识,顺应了应对煤炭经济下行的现实需要。
为推动“四种经营理念”走深走实,贯穿在各单位、各部门、各区队、各车间、各班组工作开展的全过程、各环节,按照集团有关要求,公司拟在4月至10月,分阶段、分主题组织开展“四种经营理念”大讨论活动,旨在带动公司上下坚持问题导向、过程导向、结果导向,务实创新、实干担当,以思想破冰引领行动突围、以战略定力应对市场变量、以行动落实促进提质增效,奋力书写彬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即日起,公司网站、微信公众号开设“‘四种经营理念’大家谈”专栏,陆续刊发公司两级领导班子成员、各部门负责人等干部职工践行“四种经营理念”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效,充分展现公司各条战线干部职工立足岗位取得的新成果、新收获,大力营造“争做四个示范,创建一流企业”的浓厚氛围。
跳出“指令”框架 植入“协同”基因 以服务转型实现合作共赢
孟村矿党委副书记 工会主席 周培良
在传统观念中,甲方往往处于主导地位,习惯以命令式的方式与乙方沟通,注重的是自身的需求和利益,而乙方则以满足甲方需求为导向开展工作。用“乙方”思维做“甲方”,从理念内涵看其实是“赚钱”思维的延伸,这一理念的核心,是要求我们打破固有思维定式,主动转换角色,站在服务对象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开展工作。从“管理者”转变为“服务者”,将“我要做什么”转变为“我们需要共同做什么”,以广大干部职工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关键标准。
一、转变思想观念,以“乙方”思维重塑“甲方”角色
用“乙方”思维做“甲方”并非简单的角色倒置,而是一种主动服务意识与全局思维的深度融合。作为“甲方”,我们不仅要明确自身的管理目标和需求,更要站在“乙方”的角度,洞察其潜在诉求,以更灵活、更主动的方式开展工作,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去转变观念,去服务基层、服务职工、服务发展,更好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审视当下,我们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亟待改进之处:
(一)服务职工方面:在与专业后勤管理公司协作过程中,存在“重指令传达、轻协同沟通”的倾向,未能建立常态化的职工需求共享机制,导致他们对职工多样化的饮食偏好、住宿需求等掌握不精准,缺乏前瞻性地洞察潜在需求、主动设计服务项目、创造新价值点的意识和能力。
(二)生态环保方面:在矿井生态环保工作推进中,存在“重合规达标、轻系统优化”的问题。例如,环保方案制定时对行业前沿技术、区域生态特点的调研不足,导致部分环保措施存在“水土不服”现象;对矿区周边生态敏感点的监测数据共享机制不完善,与环保监管部门的信息互通存在滞后,未能形成“预防-治理-改进”的全链条管理思维。
(三)项目建设方面:在项目规划与实施过程中,存在“重进度指标、轻协同效率”的倾向,有时过于强调自身的要求和标准,而对合作伙伴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关注不够。例如,项目前期与设计单位、施工方的需求对接不够细致,项目推进中的跨部门协调机制不健全,质量的监管多依赖阶段性验收,未能与施工方建立实时反馈的协同改进机制。
二、提升服务效能,以“乙方”思维落实“甲方”工作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的服务对象需求各有侧重:职工期待专业、精准的后勤保障;矿井生态环保需要系统、可持续的治理方案;项目建设追求高效、优质的协同推进。只有精准把握这些需求,才能将工作做到实处,赢得各方的认可与支持。
(一)从“领导职工”到“服务职工”
将“乙方”思维转化为具体行动,要求我们在内部管理中践行“服务增值”理念,变“行政管理”为“效能支撑”,以“职工满意”为导向,推动管理职能向服务职能转型。一是建立常态化协同机制,每月召开“甲方-后勤公司-职工代表”三方沟通会,共享职工需求调研数据,共同制定服务优化方案,例如针对职工提出的“夜班餐品种单一”问题,联合设计“错峰供餐+个性化预订”模式。二是完善服务评价与反馈链条,引入“职工满意度实时评分系统”,将评分结果与后勤公司的服务费用、续约资格挂钩,同时建立“问题快速响应通道”,对职工反映的问题,2小时内响应、24小时内解决。三是推动后勤服务从“基础保障”向“增值服务”延伸,增加饮食种类、为井下职工提供高热量夜宵等,让后勤公司的服务方案更具针对性,从“统一供给”转向“精准匹配”。
(二)从“被动环保”到“主动环保”
以“乙方”思维推进生态环保工作,需跳出“达标即可”的惯性,站在“可持续发展”与“区域生态共建”的角度,强化与专业机构的协同治理。一是深化与环保技术团队的深度合作,邀请专业机构参与矿井环保规划的全流程设计,结合矿区地质特点、周边生态敏感区分布,共同制定“源头防控-过程治理-末端修复”的系统方案。二是建立环保协同运维机制,与设备供应商、运维团队签订“全生命周期服务协议”,明确设备巡检、故障处理的责任与时限。三是推动生态环保与区域共建融合,主动与地方环保部门、科研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将矿井环保工作纳入区域生态治理大格局,实现“企业达标+区域受益”的双赢。
(三)从“管理乙方”到“合作共赢”
践行“乙方”思维不是弱化管理权威,而是以更科学的方式提升管理效能,也不是放弃“甲方”权益,而是以更长远的眼光营造和谐环境。一是强化项目前期协同规划,在项目立项阶段即组织设计方、施工方、监理方召开“需求对接会”,明确项目功能定位、施工难点、资源保障等关键信息,形成书面化清单,避免后期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返工。二是建立项目全周期协同平台,实现甲方、施工方、监理方在施工进度、材料进场验收记录、质量检测数据等方面实时信息共享,同时对滞后进度、不合格项要及时提醒相关方,推动问题闭环解决。三是完善协同激励机制,将施工方、监理方的协作效率与付款比例挂钩,同时设立“协同创新奖”,鼓励各方提出优化施工流程、节约成本的建议。
三、抓牢作风建设,以“乙方”思维强化“甲方”保障
坚持以“乙方”思维为导向,要始终保持积极进取和奋发有为的姿态,担责尽责,把自己的热情投入到矿井的建设发展中。一是各类会议要坚持以解决问题为重点,推动从“解决一个问题”向“解决一类问题”延伸,不断提高会议效率,扎实推动落实,让“少开会、开短会、开管用的会”成为常态。二是强化机关部室效能建设,推动工作模式从“重监管、轻指导、少服务”向“指导与服务并重”转型,进一步提升干部队伍的执行意识、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一方面针对基层“订单式”需求主动响应,切实解决基层急难愁盼;另一方面坚持“一线工作法”,在深度调研中精准捕捉真问题,以务实举措推动问题真解决,持续减轻生产辅助区队工作负担。三是结合陕煤集团“奋进者”文化、“四种经营理念”、公司“创变”企业文化、矿业公司“精严细实”执行文化,大力推进全过程管控,抓好各项工作落实落地,见行见效。
用“乙方”思维做“甲方”,本质就是大力提升干部职工主动服务企业意识,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自我“造血”功能,更有力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树牢“乙方”思维,不仅关乎企业生存,更有利于企业实现价值创造,走向更光辉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