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基层动态
“四种经营理念”“金点子”案例分享(十二)
发布时间:2025-09-10 15:29:29     作者:综合报道   浏览量:98   分享到:

为充分调动全员学习陕煤集团“四种经营理念”、参与降本增效行动的积极性,根据公司《关于开展“四种经营理念”落地提升专项行动的通知》要求,自5月份开始,公司面向全体干部职工开展“四种经营理念”“金点子”征集活动,引导广大干部职工立足岗位主动学习思考,以实际行动和实实在在的成效为公司降本增效工作做出贡献。公司网站、微信公众号现开设专栏,交流分享“四种经营理念”“金点子”案例。

今天推出案例分享第十二期,一起来看看优秀的“金点子”吧!


大佛寺矿:液压支架高压胶管加装阻燃螺纹穿线软管套

大佛寺.jpg

具体内容:在采煤工作面推采循环过程中,液压支架高压胶管受碰撞、磨损及压力过载等因素影响,不仅使用寿命缩短,还存在爆裂伤人的安全隐患。对此,大佛寺矿通过深入研究,在液压支架高压胶管外层加装具有耐磨抗压、阻燃和抗静电等特性的阻燃螺纹穿线软管套,对高压胶管表面进行有效防护,减少胶管与外界的直接摩擦。同时,在高压胶管遭遇外力冲击或压力过载时,可起到缓冲作用,从而减小胶管爆裂风险,延长使用寿命,有效降低了设备维护及成本投入。

取得成效:截至8月底,该矿已完成40203工作面130台液压支架回液胶管的软管套加装工作。从实际应用效果来看,成效十分显著,与加装前相比,每月可减少高压胶管损耗30根左右,对应节省费用约1.5万元,真正实现了安全与效益的“双提升”。


胡家河矿:“截齿拆换器”使用 降本又安全

胡家河.png

具体内容:胡家河矿自主设计的“截齿拆换器”成功解决了掘进过程中截齿更换效率低、安全风险高的难题。该装置采用圆钢主体、KM29锁具与马蹄形钢片焊接结构,通过创新夹持设计实现截齿与齿座的牢固固定,杜绝工具滑脱和部件飞溅现象。操作时只需紧固专用卡片并敲击顶端,即可快速、平稳完成拆装,大幅提升安全性与工作效率,实现了该作业环节“零事故”,是“机械替人、本质安全”理念的成功应用。

实施效果:改造前,每次更换截齿需两人配合耗时约20分钟,单次人工成本约50元;使用新工具后,仅一人操作10分钟左右即可完成,单次成本降至13元,节约37元。按月均更换30次计算,每月可节省人工成本约1110元,年节约成本达1.3万元,在提高安全性的同时降低了综合成本。


小庄矿:厂区道路维修换填

小庄.jpg

具体内容:小庄矿在厂区道路维修中,需铺设大量土方用于筑牢地基。外购土方市场价为45元/m³,工程所需土方将产生一笔额外开支。为节约成本、减少资源浪费,该矿提前统筹规划,将副井口新建配电室工程开挖作业中产生的300m³可利用土方用于厂区道路维修,实现了工程废料的“就近利用”,减少了运输和采购双重成本。

实施效果:通过将新建工程开挖土方“循环利用”于道路维修,节省成本:45*300=13500元,既避免了开挖土方的堆放占地与清运成本,又为道路维修工程压缩了开支,实现了“一项工程的废料,成为另一项工程的资源”,以精细化管理推动降本增效落地见效。

 

文家坡矿:“泵”出降本增效新活力

文家坡.jpg

具体内容:文家坡矿对小型排水点进行优化,采用BQG型矿用气动隔膜泵替代原有电泵,有效降低了排水过程中的用电负荷,提升了能耗管控水平,节约了运行成本,实现了排水系统高效、经济、可靠协同运行。

实施效果:采用BQG型矿用气动隔膜泵替代原有电泵后,累计降低排水系统负载达140kW,节电量约10万度,节约电费5万余元,显著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以技术革新推动了成本管控与绿色运营实现“双赢”。

 

孟村矿:巧施“点金术” 实现废料再利用

孟村矿.jpg

具体内容:为解决生产过程中废旧物资闲置、采购成本较高的问题,孟村矿通过在修旧利废车间设立专门回收区,安排专业维修人员对废旧法兰进行分类检测,通过清洗、打磨等多道工序修复,使废旧法兰重新恢复使用性能。同时,针对因变形、规格不符被闲置的废旧加工件钢材,采取设备整形矫正、按需裁剪等方式,将其改造为符合生产标准的钢材原料,重新投入生产环节。

实施效果:截至目前,该矿已回收复用法兰928个,直接节约采购成本9.16万元;加工件钢材整形、裁剪,每月可减少费用5.5万元,有效杜绝了资源浪费,推动矿井生产经营提质增效。

 

文家坡发电公司:冷再至辅汽联箱供汽调阀的“稳定性革命”

发电_副本.jpg

主要内容:文家坡发电公司机组中的冷再至辅汽联箱供汽调阀,在机组投产初期故障频发,多次出现阀芯与阀杆脱落、调阀控制线性不稳定的情况,对机组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造成影响。

为解决这一难题,该公司专业技术人员开展针对性研究与改进工作:首先,对阀门结构进行优化,将原设计的圆柱形阀杆加粗,并改为T型阀杆,即将阀杆与底部固定块设计为一体式结构;其次,改进阀芯与阀杆的连接形式,采用多重防脱落设计,在螺纹连接的基础上加装六角螺母,阀杆穿过阀芯后同步进行环形焊接。以上结构改进,旨在增强阀杆与阀芯的连接牢固性,同时减少蒸汽对固定块的冲刷,提升阀门整体运行稳定性。 

实施效果:调阀改进完成后,该机组已稳定运行5个月,未出现任何异常情况。从实际效益来看,一方面,因阀芯与阀杆脱落等故障导致的维修次数,从改进前每月平均2—3次降至0次,5个月累计节省维修费用约8—10万元;另一方面,阀门控制精度显著提升,控制误差从改进前的±5% 缩小至±1.5%以内,为机组长期稳定高效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生产服务中心:YBS系列防爆电机拆卸工装

服务中心.jpg

具体内容:井下YBS系列防爆电机采用内嵌式端盖结构,其铸铁材质长期困扰维修工作。采用传统的甩锤冲击法拆解端盖,需两名维修人员协同作业,反复调整冲击角度,且铸铁端盖韧性差,极易导致端盖破损变形或螺纹滑丝,破损率高达20%。过去每台电机维修需额外备1—2个端盖,备件库存积压严重,单次维修成本增加超千元,且维修周期延长一倍以上。

实施效果:针对维修痛点,生产服务中心技术人员对拆卸工艺进行反复研究,最终设计出“定位套+压力分配盘”的集成化结构工装,由直径450mm、厚度50mm板料加工而成,使用时将工装扣于电机外法兰上,用定位孔与电机端盖丝孔连接,通过螺栓均匀施力将电机端盖平稳拉出,再经工装吊点吊出电机端盖及转子,从而顺利完成电机拆解工作。该工装以“精准受力、无损拆解”的技术优势,将单台电机拆卸时间从2小时压缩至20分钟,并实现备件零损耗。自投入使用以来,新工装已完成14台电机维修,端盖完好率与螺纹复用率均达100%,维修效率提升5倍。

 

铁运分公司:内燃机车综合状态查询显示台

铁运.jpg

具体内容:铁运分公司目前共有内燃机车5台,分DF7C/DF12两种机型,其标准及故障手册类别多、内容复杂,日常检修记录台账繁琐。为方便乘务员查阅相关资料,分公司利用智能触摸查询一体机及装车仓淘汰工控机,升级研发了内燃机车综合状态查询显示台,该设备查询系统实现了机车整备状态、作业任务、技术参数、故障分析和规章制度等相关一站式的查阅服务,方便快捷掌握相关技术参数,提高故障处置效率。

实施效果:该设备投运后,作业人员通过触摸式录入单条信息耗时缩短1.5分钟,作业信息录入与查询效率进一步提升。同时,该系统还内置了搜索引擎,作业人员可以根据需求通过目录和关键字快速搜寻相关制度,方便快捷掌握相关技术参数,观看标准化作业视频,不仅提高了故障处置效率,还实现了培训与现场结合的效果。


编辑:达文娟